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回望“生命之流”——用生命哲学解读《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是布宁创作生涯中举足轻重的一部作品,体现了其复杂的世界观与创作观。作品以多重时间的综合记忆展现了主人公绵延的意识之流,注重主观感受和体验,随生命冲动与直觉的引领探索深层自我,追寻生命之流的本源。
作者
张芳丽
胡学星
机构地区
山东师范大学
出处
《中国俄语教学》
2016年第1期23-26,共4页
Russian in China
关键词
生命哲学
布宁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分类号
H35 [语言文字—俄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布宁.《布宁文集.4》[M],陈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2
蒲宁.《蒲宁回忆录》[M],李辉凡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3
弗·阿格诺索夫.《俄罗斯侨民文学史》[M],刘文飞、陈方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4
伊万·蒲宁.《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M],章其译,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1984.
5
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M],吴士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
黄颂杰.
论柏格森哲学[J]
.学术界,1995(6):17-24.
被引量:5
7
汪介之.
对已逝年华的深情回望——读布宁的《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4(10):10-19.
被引量:2
8
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M],刘放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9
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肖聿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0
阿·特瓦尔多夫斯基:《论布宁//布宁中短篇小说选》[M],陈馥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戴卫·赫尔曼.《新叙事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87页.
3
李辉凡.《蒲宁回忆录·译者说明》[M].东方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4
李辉凡译.《蒲宁回忆录》[M].东方出版社,2002年.第241、37、46-47、65-66页.
5
.《伊凡·蒲宁:PRO ET CONTRA》[M].圣彼得堡:俄罗斯基督教人文学院出版社,2001年.第681、681、406页.
6
蒲宁 章其译.《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M].长江文艺出版社,.第30、27、25、52、146、319、108、324-325页.
7
阿格诺索夫 凌建侯 译.《20世纪俄罗斯文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5.
共引文献
5
1
杨韵.
体育的生命冲动与意识绵延——基于柏格森生命哲学的体育本质解读[J]
.体育科学,2011,31(3):87-92.
被引量:34
2
郭辉,张晓琴.
洪水论——蔡元培对“五四”之后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定位[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8(5):84-88.
3
王宇乔.
从《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看蒲宁的爱情观[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8(1):70-72.
4
刘仁盛,王冬悦.
欧洲中世纪体育的价值断层与意识绵延[J]
.体育文化导刊,2018(3):139-143.
被引量:1
5
杨浩君.
生命的延绵与创造:解读思特里克兰德[J]
.海外英语,2022(8):214-216.
引证文献
1
1
胡旖怩.
浓缩的语言,无限的人生[J]
.俄语学习,2017(6):49-52.
1
师慧敏.
“信、达、雅”视角下布宁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四汉译本对比研究[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5(7):79-81.
被引量:2
2
钱冠连.
哲学轨道上的语言研究[J]
.外国语,1999,22(6):9-16.
被引量:33
3
王立业.
布宁·蒲宁·普宁[J]
.俄语学习,2002(3):57-58.
4
贺文斌.
回望(油画)[J]
.写作,2011(10).
5
李博文.
走近外交,点燃梦想——一位“老”营员的真情回望[J]
.世界博览,2009(10):88-88.
6
王今.
回望(油画)[J]
.写作,2009(2).
7
毕力贡达赉.
生命之流、权威话语与当代蒙古文学(一)[J]
.中国蒙古学(蒙文),2007,35(5):52-54.
8
钱冠连.
哲学轨道上的语言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3(1):21-23.
被引量:17
9
胡修浩,陈蒙.
简论口译及相关技巧[J]
.国外外语教学,2003(1):62-62.
被引量:9
10
华裕涛.
“翻译研究学派”的哲学解读[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4):156-157.
被引量:1
中国俄语教学
201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