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回望“生命之流”——用生命哲学解读《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是布宁创作生涯中举足轻重的一部作品,体现了其复杂的世界观与创作观。作品以多重时间的综合记忆展现了主人公绵延的意识之流,注重主观感受和体验,随生命冲动与直觉的引领探索深层自我,追寻生命之流的本源。
机构地区 山东师范大学
出处 《中国俄语教学》 2016年第1期23-26,共4页 Russian in Chin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布宁.《布宁文集.4》[M],陈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 2蒲宁.《蒲宁回忆录》[M],李辉凡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 3弗·阿格诺索夫.《俄罗斯侨民文学史》[M],刘文飞、陈方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 4伊万·蒲宁.《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M],章其译,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1984.
  • 5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M],吴士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 6黄颂杰.论柏格森哲学[J].学术界,1995(6):17-24. 被引量:5
  • 7汪介之.对已逝年华的深情回望——读布宁的《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J].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4(10):10-19. 被引量:2
  • 8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M],刘放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 9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肖聿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 10阿·特瓦尔多夫斯基:《论布宁//布宁中短篇小说选》[M],陈馥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

二级参考文献7

  • 1戴卫·赫尔曼.《新叙事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2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87页.
  • 3李辉凡.《蒲宁回忆录·译者说明》[M].东方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 4李辉凡译.《蒲宁回忆录》[M].东方出版社,2002年.第241、37、46-47、65-66页.
  • 5.《伊凡·蒲宁:PRO ET CONTRA》[M].圣彼得堡:俄罗斯基督教人文学院出版社,2001年.第681、681、406页.
  • 6蒲宁 章其译.《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M].长江文艺出版社,.第30、27、25、52、146、319、108、324-325页.
  • 7阿格诺索夫 凌建侯 译.《20世纪俄罗斯文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5.

共引文献5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