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永明体”之为文章之体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学术界对"永明体"的理解存在着较大差异,而这一差异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实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再思考,以廓清"永明体"这一命题的真正内涵。"永明体"指文章之体,并非仅指诗体,更不是仅指五言诗。如此一来,势必打开以"永明体"为五言诗体的局限,而将眼光放至更加宽广的"文章"的范围去考察,则"永明体"对于文学史的意义便不仅仅局限于对五、七言近体诗律化所作的贡献,而对于后世四言诗以及赋、颂、赞、箴、铭,甚至章奏类文体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作者 张炜
出处 《中国韵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6-81,共6页 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
基金 YB2014393(2014年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谢无量.谢无量文集·骈文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 2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8.
  • 3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 4陈顺智.沈约“四声”说本于传统文化之四象理论[J].武汉大学学报,2000(5).
  • 5[日]遍照金刚(原题弘法大师).文镜秘府论校注[M].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 6车吉心,总主编.孙家洲,卷主编.中华野史:第1卷[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
  • 7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 8颜之推.颜氏家训[M].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
  • 9钟嵘.待品注[M].陈延杰,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共引文献81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