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与气候关系研究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玉米的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谷类作物之一,但玉米的总产量超过了水稻和小麦,居三大农作物之首位。近百年来,玉米的全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位面积产量逐渐提高。玉米是在我国农作物中占据重要位置,2004年成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基于此,分析我国玉米种植分布与气候的关系,为玉米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
作者
张以秀
机构地区
阜宁县益林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
出处
《乡村科技》
2016年第2期22-23,共2页
R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玉米种植
分布
气候关系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0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110
1
于树,汪景宽,王鑫,刘顺国.
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肥力指标及微生物碳、氮在玉米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J]
.水土保持学报,2007,21(4):137-140.
被引量:41
2
谢俊贤.
陇南玉米优势病害调查与防治[J]
.玉米科学,2001,9(z1):67-69.
被引量:1
3
王凯,周建国,夏德麟,晏蒲柳,董伟钛.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中文文本自动分类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22(11):61-63.
被引量:3
4
金继运,李家康,李书田.
化肥与粮食安全[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5):601-609.
被引量:148
5
宋同明.
发展我国特用玉米产业的意义、潜力与前景[J]
.玉米科学,1996,4(4):6-11.
被引量:134
6
李会科,张广军,赵政阳,李凯荣.
生草对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土壤性状的影响[J]
.草业学报,2007,16(2):32-39.
被引量:114
7
唐祈林,荣廷昭.
玉米的起源与演化[J]
.玉米科学,2007,15(4):1-5.
被引量:21
8
张宝文.
加快推进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J]
.农机质量与监督,2007(5):4-7.
被引量:7
9
王惠群,萧浪涛,李合松,吴成春,康朵兰,杨艳丽.
矮壮素对马铃薯中薯3号光合特征和磷素营养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6):1143-1147.
被引量:35
10
李志勇,梅丽艳.
玉米主要病害发生情况调查[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1):71-7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9
1
张贵友,黄翔,王素萍,杜雷,姜利,程维舜,罗茜,洪娟.
生草在玉米化肥减量中的效果评价[J]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S01):147-149.
2
田桂霞.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与气候关系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8,38(13):53-54.
被引量:3
3
郑肖兰,徐春华,郑行恺,冯艳丽.
海南省南繁种植区玉米病害调查[J]
.热带农业科学,2019,39(6):56-66.
被引量:6
4
包启平,韩晓日,殷源,崔志刚,张慧,刘小虎.
东北地区春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变异机制研究[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0(3):36-41.
被引量:1
5
马正波,唐会会,王庆燕,李瑞杰,董学瑞,张瑞栋,董志强.
矮壮素配合氮肥基施对夏玉米氮代谢及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20,28(4):130-136.
被引量:8
6
季佳鹏,赵欣宇,吴景贵,孟庆龙,关华建,牛岸秋.
有机肥替代20%化肥提高黑钙土养分有效性及玉米产量[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1,27(3):491-499.
被引量:39
7
王艳杰,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赵广才.
漫话农作物(一)——小麦、玉米、水稻、小黑麦、黑麦[J]
.中国种业,2021(4):117-125.
8
悦燕飞,陈玉峰,程立新,王若兰,渠琛玲,黄揽月.
玉米储藏结露过程中质热传递规律研究[J]
.粮食储藏,2023,52(4):20-27.
9
胡海生,高洁,杨厚兵,张巍,张广栋,张献垒.
粮食中真菌毒素及其代谢物的产生和影响[J]
.食品安全导刊,2024(8):167-169.
二级引证文献
57
1
程倩,任丽雯,丁文魁,王鹤龄,杨华,李兴宇.
不同发育阶段干旱胁迫对玉米株高、果穗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9):19-23.
被引量:18
2
郑肖兰,徐春华,郑行恺,冯艳丽.
海南省南繁种植区玉米病害调查[J]
.热带农业科学,2019,39(6):56-66.
被引量:6
3
孟亚轩,巴永梅,孙颖琦,袁进成.
气候变化对玉米种植区域的影响浅析[J]
.农业与技术,2020,40(21):109-111.
被引量:5
4
刘金刚,依兵,宋殿秀,王德兴,孙恩玉,崔良基.
叶面喷施矮壮素对食用向日葵辽嗑杂6号株高和产量的影响[J]
.辽宁农业科学,2020(6):66-68.
被引量:4
5
李琳,唐雪,周泽雄,吕宝乾.
南繁作物生物安全现状及对策[J]
.热带农业科学,2020,40(S01):63-68.
被引量:5
6
于琳,吴成龙.
寒地玉米南繁育种关键技术[J]
.现代化农业,2021(6):23-24.
7
胡勤俭,程春香.
新野县区域性土壤酸化发展趋势与防治对策[J]
.种业导刊,2021(3):30-32.
8
关天霞,马国泰,马志录,刘芝妨,张芬琴,张有富,邓江霞,马小华,韩雨思.
连续施用鸡粪对露地黄瓜产量、品质和土壤性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1,27(8):1351-1360.
被引量:11
9
杨庆璐,李洪文,何进,卢彩云,王英博,王庆杰.
基于气力分配的不同肥料分层深施装置设计与试验[J]
.农业机械学报,2021,52(10):61-73.
被引量:6
10
湛玉曼,郝小雨,肖洋.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钾素影响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1(11):106-112.
被引量:6
1
立秋的来由[J]
.课外阅读,2009(16).
2
卢保祥,黄文桂,黄日裕,蔡兰芳.
钦州市水稻产量与气候关系及最佳播种期的选择[J]
.广西气象,1990,11(1):48-51.
3
李定平,史京,李智才,刘志国.
阳泉地区夏粮产量与气候关系的初析[J]
.山西气象,1991(4):44-45.
4
杨海霞,苏善住,钟凯.
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条件、症状与防治[J]
.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3(3):47-47.
5
林光.
毕节地区粘虫生长发育与气候关系的分析[J]
.贵州气象,1996,20(2):39-41.
被引量:1
6
王晓默,姚薇,李景龙.
济宁市农业气候资源评述及区划[J]
.农学学报,2014,4(3):93-95.
7
王敦崇,张辉.
土壤含水量与桑瘿蚊羽化关系的试验[J]
.江苏蚕业,2005,27(4):50-52.
被引量:5
8
关瑞峰.
福建省褐飞虱发生特点浅析[J]
.中国植保导刊,2007,27(6):16-19.
被引量:12
9
柳川.
立春我们吃什么?[J]
.上海调味品,2008(1):29-29.
10
潘文杰,黄建国,姜超英,唐远驹.
烤烟硒积累及其与土壤和气候关系[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2):260-265.
被引量:16
乡村科技
201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