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叙述行为·心理认同·精神建构 被引量:3

Narrating,Psyc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Subjectivit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学叙述的主要对象不是"故事",而是"人之行为"。在文学发展历史中,就存在着叙述重点从"故事"向"行为"迁移的过程,它标志着文学真正转向"人学"。人的行为体现着真善美,人的精神建构实质上就是为行为建立规范性的问题,文学叙述则因其独特性很好地参与了这一过程。在当前现状下,文学如何叙述暴力,如何应时网络时代的去主体化,是文学拳与人的精神重构的关键。 The main subject of literary narrative is not "story", but "human action" In literary history, there exists a turn in which "human action", instead of "story", becomes the narrative center. Thus marks a genuine shift as literature becomes "the study of man". Human behavior reflects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So 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ivity is essentially a problem of constructing the normative principle applicable to action. Because of its uniqueness, literary narration is involved in this process.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how the literature to describe violence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desubjectivezed in the network era, is the key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subjectivity.
作者 马大康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1-180,共10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叙述行为 行为 规范性 心理认同 精神建构 Narrating Action Normativity Psyc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Construction of Subjectiv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美]杰拉德·普林斯《叙述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106-107页.
  • 2[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27页.
  • 3[美]西摩·查特曼:《故事与话语:小说和电影的叙事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96页.
  • 4马大康.文学活动中的言语行为与行为语言[J].文艺研究,2016(3):18-29. 被引量:6
  • 5[美]杰拉德·普林斯:《故事的语法》,徐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4页.
  • 6[美]克里斯蒂娜·科尔斯戈德.《规范性的来源》,杨顺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57页.
  • 7[美]克里斯蒂娜·科尔斯戈德:《规范性的来源》,杨顺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第21页.
  • 8[美]约翰·塞尔:《心灵导论》,徐英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3-124页.
  • 9[英]弗兰克·克默德:《结尾的意义:虚构理论研究》,刘建华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 10[德]赫伯特·曼纽什:《怀疑论美学》,古城里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8页.

二级参考文献15

  • 1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 2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商务印书馆,2000年..
  • 3弗洛姆 张燕译.《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5页.
  • 4保罗·康纳顿 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 5维柯 朱光潜译.《新科学》上册[M].商务印书馆,1989.第118页.
  • 6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5月版,第13页.
  • 7爱德华·w.萨义德著,李琨译:《文化与帝国主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08页.
  • 8韩礼德.《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语言与意义的社会阐释》,苗兴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0页,第180页,第22页.
  • 9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08,页,第128页.
  • 10莫里斯·梅洛一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38页.

共引文献42

同被引文献16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