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因材施教 贯通培养 选育一流创新英才——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30年探索破解资优少年选拔与培养难题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跨界对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破格选拔,形成智力超常少年大学生的选拔和评价方法。开展专业综合改革、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专业素养。
作者
郑庆华
杨森
徐忠锋
王娟
冯国娟
机构地区
西安交通大学
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3-36,共4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西安交通大学
因材施教
选拔
少年班
少年大学生
英才
选育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4
1
凌琳,宋乃庆.
亟需为超智儿童精英教育立法立规[J]
.中国教育学刊,2015(1):102-103.
被引量:6
2
徐文俊.
教育公平视角下的超常儿童教育模式研究——以“少年班”为分析对象[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0):249-251.
被引量:3
3
宫慧娜,雷江华.
我国超常儿童心理研究的进展与启示[J]
.现代特殊教育,2015(8):23-29.
被引量:2
4
李政道.少年班的建立和思考[N].科学时报,2006-11-23.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杜威 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
姜敏敏,张积家.
学习障碍超常儿童的研究进展[J]
.中国特殊教育,2008(4):35-40.
被引量:3
3
罗如帆,肖文,苏彦捷.
11-13岁超常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J]
.中国特殊教育,2008(6):18-23.
被引量:8
4
胡瑜.
“围棋超常少年”的思维风格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J]
.中国特殊教育,2009(4):42-46.
被引量:4
5
李毓秋.
智力超常儿童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分数模式及其认知特性的初步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09(4):47-51.
被引量:9
6
徐浙宁.
2-5岁超常儿童的集合比较及其策略研究[J]
.心理科学,2009,32(5):1224-1227.
被引量:3
7
宋红霞,杨鹏,唐飞.
少年班大学生招生改革与精英培养[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1):102-106.
被引量:8
8
刘铁芳.
超常儿童的超常教育:是扩大公平还是制造不公平——与刘彭芝先生商榷[J]
.探索与争鸣,2010(2):23-26.
被引量:11
9
苏雪云,谭和平,方俊明.
学业超常儿童自我概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
.心理科学,2010,33(5):1248-1250.
被引量:8
10
程黎,王菲.
家庭教养方式对10岁城市与流动超常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J]
.中国特殊教育,2010(12):36-42.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8
1
滕金岚,李静.
我国学前融合教育政策分析及思考——基于30项省域政策文本的NVivo分析[J]
.绥化学院学报,2023,43(7):16-21.
被引量:1
2
孙艳红.
导演肖洋:青春题材影片的不同视野[J]
.电影文学,2016(5):67-69.
3
季诚钧,李银丹,潘冰凌,汤丽娟.
“精英教育”三论[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4):108-117.
被引量:1
4
袁征.
精英教育的陷阱[J]
.深圳社会科学,2019,0(5):111-117.
被引量:1
5
管童,朱永新.
普通学校开展超常儿童教育的现实需要、主要特征以及路径选择[J]
.中国特殊教育,2022(10):3-8.
被引量:9
6
韩茹,陈雅茹.
我国超常儿童心理咨询的路径探析[J]
.中国特殊教育,2022(11):80-88.
被引量:3
7
郑晓坤,张雅婷,何志强.
我国近三十年来超常儿童研究热点及未来展望[J]
.现代特殊教育,2023(18):51-58.
8
宋乃庆,凌琳,李化侠,范涌峰.
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政策构建探析[J]
.中国教育学刊,2019,0(9):38-4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44
1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被引量:7563
2
林勇,张宗益,杨先斌.
欠发达地区类型界定及其指标体系应用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12):119-124.
被引量:26
3
程光旭.
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突破[J]
.中国高等教育,2009(1):24-27.
被引量:55
4
朱华.
“拔尖创新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专题学术论坛综述[J]
.高校理论战线,2009(7):63-64.
被引量:9
5
庄丽君,刘少雪.
我国研究型大学资优学生本科学习经历的调查报告[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6):46-52.
被引量:5
6
沈之菲.
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从上海“创新实验班”看资优学生的创新教育[J]
.教育发展研究,2010,30(8):25-29.
被引量:5
7
宋红霞,郑庆华.
着眼创新潜质 建立招生多元评价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2(22):43-44.
被引量:4
8
姚红玉.
英国的英才教育[J]
.比较教育研究,2013,35(5):38-42.
被引量:12
9
付艳萍.
教育公平:资优教育的内在之义——以美国资优教育的发展为例[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7):8-11.
被引量:2
10
曾德军,柯黎.
近十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综述[J]
.高等理科教育,2013(4):1-8.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
4
1
蒋承,郝晓伟,吴红斌.
资优高中生高考科目的选择特征分析[J]
.中国考试,2018(8):1-7.
被引量:4
2
王娟,冯国娟,杨森.
超越高考:西安交大“少年班”的大中学联合培养之路[J]
.中小学管理,2018(8):21-23.
被引量:1
3
凌健,凌嘉虹.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十三五”以来的文献计量分析[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4):438-444.
被引量:4
4
王娟,冯国娟,拓婷,杨森.
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路径探索[J]
.高教学刊,2024,10(30):78-81.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朱金龙,刘光洁,陈小样,李萌.
计算机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4(1):69-71.
2
吴红斌,蒋承.
新高考改革对文理科选择及成绩的影响研究——基于ACC数据的实证分析[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9,17(2):127-148.
被引量:9
3
汪锋,李二民.
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2019(下)[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0(10):91-100.
被引量:1
4
王青林,施佳欢,阎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理科教育的基本经验、问题挑战与发展应对[J]
.北京教育(高教),2021(10):25-29.
被引量:2
5
方芳,钟秉林.
家庭背景对高中学生高考科目选择的影响——基于浙江省的调查研究[J]
.教育学报,2022,18(1):126-137.
被引量:14
6
侯其锋.
强基计划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
.鹿城学刊,2022(4):51-54.
被引量:2
7
阎琨,吴菡,张雨颀.
构建中国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现状、方向和路径[J]
.中国高教研究,2023(5):9-16.
被引量:26
8
张彦红.
贵州省城市创新资源配置特征及优化路径研究[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23(5):24-27.
9
孙英红,刘笑,孙继雯.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学业自我概念与物理选科的关系研究[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3,37(4):55-60.
被引量:1
1
朱源.
少年班——高等教育早出人才的一种新方式[J]
.高等教育研究,1985,6(3):66-72.
被引量:4
2
张然.
关注“神童”背后的教育导向[J]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2006,0(Z1):31-36.
3
蓝园英.
话说“备学生”[J]
.福建教育(中学版)(B版),2015,0(10):57-58.
4
静乐,段园丽.
中科大招40名少年大学生[J]
.小读者,2005(9):53-53.
5
臧涛.
迟开的花[J]
.生活教育,2008,0(1):51-51.
6
阿春.
学得愉快和玩得快活的“神童班”——解读少年大学生的奥秘之三[J]
.小读者,2004(4):23-25.
7
郑庆华.
为天下储人才 为国家图富强——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30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64(2):34-39.
被引量:11
8
钞秋玲,王娟,谭凤元.
少年班培养模式探析——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2(8):24-25.
被引量:2
9
苏州中学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开班[J]
.现代苏州,2009(18):21-21.
10
周政明,陈勇.
牛!6名初中生被大学录取[J]
.湖南教育(上旬)(A),2009(4):7-7.
中国高等教育
201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