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萧红小说创作的个性化抒写模式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女性作家中,萧红的卓尔不群源自于她短促而苦难的漂泊人生中形成的对文学创作的独特方式和视角。诗意的思绪、稚拙的传达、散漫的结构、弱化的情节、模糊不清的人物等构建了萧红小说别具一格的味道,其作品也因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在文学殿堂里印下了一抹别样的色彩,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做出了不可估量的价值和贡献。
作者 王丽娟
出处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39-43,共5页 Journal of Xinjiang RTVU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林贤治.萧红十年集(上)(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 2[美]葛浩文.萧红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 3皇甫晓涛.萧红现象:兼谈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几个困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 4鲁迅.生死场序·萧红文集(第一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 5季红真.永不陨落的文学星辰——萧红文学创作综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7(4):26-36. 被引量:8
  • 6茅盾.<呼兰河传>序.萧红全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483,125.
  • 7胡风.生死场读后记·萧红文集(第一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324-325.
  • 8鲁迅.<生死场>序.萧红研究七十年(下卷)[C].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1:3.
  • 9范智红.从小说写作看萧红的世界观与人生观[C].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117.
  • 10[美]葛浩文.萧红评传[M].哈尔滨:北方人民出版社,1985.

二级参考文献9

  • 1聂绀弩.在西安[A].王观泉.怀念萧红[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 2[前苏联]巴赫金.小说理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 3现实文艺活动与《七月》[J].七月,1938,(15).
  • 4聂绀弩.回忆我与萧红的一次对话[A].聂绀弩.高山仰止[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 5萧军.萧军全集:第18卷[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 6李洁吾.萧红在北京的时候[A].孙延林.萧红研究(第1辑)[C].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8.
  • 7抗战以来文艺动态和展望[J].七月,1938,(1).
  • 8[英]RobertA.Segal.神话理论[M].刘象愚,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 9骆宾基.萧红小传[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

共引文献1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