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黄甘草汤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黄甘草汤出自《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第十七·十七》谓:“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大黄四两,甘草一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其临床应用广泛,不仅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还可用于治疗小儿夜啼、小儿厌食、目赤肿痛、鼻衄、口疮、牙痛、头痛、眩晕等多种疾病。笔者用其治疗多种疾病均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
邱建烽
机构地区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内科七病区
出处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6期616-616,共1页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大黄甘草汤
小儿厌食
小儿夜啼
临床应用体会
食已即吐
呕吐哕
病脉证治
金匮要略
消化系统疾病
目赤肿痛
分类号
R249.7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84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3
1
高晓莹,岳妍.
大黄甘草汤治疗顽固性呕吐2例[J]
.山西中医,2013,29(7):29-29.
被引量:2
2
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331.
3
曹琴,王宪龄.
大黄甘草汤的研究及应用探讨[J]
.中国医药科学,2013,3(12):29-30.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宋传荣.
大黄甘草汤新用[J]
.新中医,2005,37(1):69-69.
被引量:1
2
张永利,文小静.
大黄甘草汤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J]
.医药世界,2005(12):64-65.
被引量:5
3
闫曾平,殷利娜.
大黄甘草汤临证验案2则[J]
.山西中医,2006,22(5):39-39.
被引量:2
4
吴继良.
大黄甘草汤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应用体会[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6(6):39-40.
被引量:4
5
朱萱萱,孟蒙,奥山武士,三宅幸江.
不同煎煮时间及方法对大黄甘草汤质量的影响[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2(6):28-30.
被引量:3
6
黄嘉乔,范建场,王风仙,陈玉芬.
大黄甘草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肠炎30例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7,4(05Z):115-115.
被引量:8
7
朱树宽.
大黄甘草汤治验4则[J]
.新中医,2007,39(7):80-81.
被引量:4
8
张广霞.大黄甘草汤治疗顽固性呕吐一例[J].山西中医,1986,4:42.
9
李春霄,赖江,黄莺.
大黄甘草汤加味在皮肤病外治中的临床新用[J]
.四川中医,2007,25(3):84-85.
被引量:15
10
梁光宇,张艳.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辨析[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6):537-537.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84
1
赵祖云,赵攀枚,蒲雪连,李天浩,黄莺.
黄莺教授外用大黄甘草汤加味治疗皮肤病经验[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1):94-96.
被引量:3
2
陈玉其,艾炳蔚,李玉堂.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夹脊穴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黏膜保护作用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2004,23(9):42-44.
被引量:14
3
徐运安,徐爱良,蒋孟良,陈卫红,谢玲.
萸黄连不同炮制方法对其小檗碱含量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4):55-56.
被引量:10
4
王继东,魏玉,贾伟.
消肿止痛膏配合中药透敷治疗风湿性关节炎53例[J]
.中医外治杂志,2005,14(3):20-21.
5
莫桂英.
中药治疗对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05,20(13):44-45.
6
沈晓旭.
耄塞通治疗功能性便秘44例观察及其对心绞痛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6):634-636.
被引量:1
7
郝保华,张寒.
明代《御制本草品汇精要》的学术价值[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4):484-486.
被引量:3
8
高立岩.
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甲沟炎[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2):1285-1285.
被引量:1
9
韩廷雨.
天麻头痛灵胶囊治疗高血压头痛疗效观察[J]
.中医药学刊,2006,24(1):184-184.
10
陈偶英,席建元.
象皮生肌散外治体表溃疡40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06,12(2):50-5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9
1
杨柏灿,潘颖宜.
甘草在调和药效中的应用——甘草“调和”实质探析之二[J]
.中药与临床,2012,3(2):45-47.
被引量:10
2
宋美珍,俞捷,包·照日格图.
浅谈中药配伍减毒及现代研究[J]
.中药与临床,2012(2):51-53.
被引量:4
3
权宜淑.
中药甘遂的本草调查[J]
.西北药学杂志,1994,9(6):255-257.
被引量:23
4
代方国,罗仁,王宇光,夏成云,谭洪玲,肖成荣,赵永红,高月.
甘遂配伍甘草对大鼠肝脏CYP3A2影响[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0):951-953.
被引量:44
5
宗倩倩,唐于平,沈祥春,余黎,方泰惠,段金廒.
甘遂醇提物对家兔离体回肠平滑肌张力的影响[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8,19(6):438-440.
被引量:12
6
范欣生,段金廒,王中越,姚映芷.
中药量效关系特征问题的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3):270-274.
被引量:39
7
段金廒,范欣生,宿树兰,唐于平,尚尔鑫,李文林,郭建明,华永庆.
中药及方剂量效关系的研究进展与思考[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4):241-245.
被引量:22
8
曹艳,苏汉文,周志文,成忠皇,方念伯,余尚工.
甘遂及醋炙甘遂提取物对小鼠的肾脏毒性及利尿作用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1):2711-2712.
被引量:20
9
任远,刘如兰.
加味十枣汤联合胸膜腔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胸腔积液30例[J]
.陕西中医,2012,33(12):1579-1581.
被引量:11
10
杨柏灿,潘颖宜.
甘草“调和”的影响因素探析[J]
.中成药,2013,35(1):154-156.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3
1
王悦.
大黄甘草汤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2016,31(12):1893-1896.
被引量:11
2
申俊丽,董鑫,孙宏新.
甘遂的临床运用[J]
.中医研究,2019,32(7):62-65.
被引量:4
3
陈艳琰,曹玉洁,唐于平,陈嘉倩,乐世俊,李佳佳,张赛,周桂生,段金廒.
甘草调和大黄“泻下攻积”作用的量-毒-效关系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9,44(10):2131-2138.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邱首哲,曾飞,张森,宿树兰,郭盛,钱大玮,赵明哲,段金廒.
丹参药渣等不同类型中药固废发酵产纤维素酶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20,45(4):890-895.
被引量:11
2
江泽慧.
实施分类改革 积极推进转制 把院改革与发展引向深入[J]
.林业科技管理,2000(1):1-8.
3
张睿,朴春丽,王秀阁.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J]
.吉林中医药,2017,37(11):1155-1157.
被引量:10
4
陈红,林国华.
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激素及胃排空作用的临床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3):100-102.
被引量:10
5
赵琳琳,李盖,赵媛,李唐棣,刘春艳.
大黄甘草汤胶囊剂急性毒性及药效学实验研究[J]
.中草药,2018,49(4):866-869.
被引量:8
6
朱亚歌,白冠锋.
益气养阴汤加减在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中的治疗作用[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2):222-223.
被引量:1
7
苏亚兵,王宁.
橘皮竹茹汤加味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0):131-132.
被引量:1
8
汪蓓蓓,邵礼成,谢代刚.
莫沙必利联合针灸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观察[J]
.海南医学,2018,29(20):2840-2843.
被引量:10
9
闫玉洁,席江伟,董万斌,赵增喜.
针刺与穴位体表电刺激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24例[J]
.西部中医药,2019,32(2):122-124.
被引量:3
10
刘晓微,卓虹伊,徐霞,李维,邹亮,宋雨.
基于甘草酸增溶作用的葛根素分散片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9,44(7):1350-1356.
被引量:11
1
肖桂宏,宣世昌.
对张仲景论述风水病因证治的探讨[J]
.黑龙江中医药,1991,20(4):10-12.
被引量:2
2
小偏方[J]
.求医问药,2008(4):23-23.
3
英特.
验方集萃[J]
.妇女生活,2011(3):61-61.
4
张再康,白建乐,韩晓,李国明,秦津.
《金匮要略》治呕规律探析[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02,17(2):3-5.
5
小偏方[J]
.医食参考,2011(5):23-23.
6
焦克德.
百合病浅解[J]
.山东中医杂志,2011,30(9):664-665.
被引量:2
7
哈小博.
漫谈橘皮竹茹汤[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7(7):24-24.
8
李羽佳.
大椎穴刺络拔罐应用举隅[J]
.山西中医,2013,29(6):36-36.
被引量:5
9
武强彬.
《金匮要略》治胸痹三方在临床中的应用[J]
.河南中医,2008,28(1):77-79.
被引量:10
10
王存琴,汪荣斌,张艳华.
菊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1):28-30.
被引量:25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