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剑”“书”合一:越文化对鲁迅的影响新论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越地"剑文化"衍生出的反抗复仇的独异精神与越地"书文化"衍生出的个性觉醒意识构成了现代鲁迅生成的内源性因素。在青少年时期,特别是在家道中落后的现实境遇中,鲁迅很易于接受越文化中代表反抗和复仇精神的"剑文化"的影响;而当他受到西方文化的洗礼后,便又唤起了他对越文化中代表人之觉醒的"书文化"的自觉发掘。在有意识地从越地"剑文化"向"书文化"开掘的转变过程中,鲁迅逐渐形成了内"剑"外"书"的精神结构,而这不仅决定了他兼具"战士品质"和"文人情怀"的两面性,也使得他在创作中表现出亦"剑"亦"书"的文学风格。
作者 卓光平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6-191,共6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战后日本文化语境中的‘池田鲁迅’研究"(14NDJC081YB) 中国博士后基金第56批面上项目(2014M561745) 浙江省教育厅2012年度科研项目"<故事新编>的言说张力及审美范式研究"(Y201225930)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6

二级参考文献9

  • 1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46页.
  • 2德里达 张宁译.《书写与差异》[M].三联书店,2001年版.12,15,14,211,381,382,379,382,23页.
  • 3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 4卫聚贤:《吴越释名》,见《吴越文化论丛》,第5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 5陈桥驿:《大禹研究·序》,载《大禹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 6罗香林:《古代越族的文化》,见《吴越文化论丛》,第132页
  • 7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第72-73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 8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纳日碧力戈、郭于华等译:《文化的解释》,第5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 9陈桥驿.越文化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2):44-50. 被引量:5

共引文献67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