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代,卫河流域水灾频发。严重的水灾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影响。一方面,水灾造成物价暴涨、食物短缺,以至出现人口买卖和饥人相食的惨象,冲击着人类伦理道德的底线;另一方面,面对易涝的生产环境,当地百姓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避害增收,发展农业生产,从而改变了种植结构及农作制度,并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地区农业特色和地方习俗。这种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反映了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21-226,共6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时期卫河流域环境变动与社会变迁研究"(14BZS072)
2016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明清时期卫河与沿岸中小城镇的变迁--以道口镇为例"(16240041031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