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沈葆桢保台思想管窥——以“牡丹社事件”后为郑成功正名为中心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的"牡丹社事件"发生后,钦差大臣沈葆桢主张要发动台湾民众来抵御外侮。清初驱逐侵占台湾的荷兰殖民者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正是一面可让台湾民众"知忠义之大可为"的旗帜。为此,沈葆桢上奏朝廷,为郑成功"贼寇"政治地位重新定位。这是沈葆桢顺应台湾民情之举,也是其爱国主义思想的体现。
作者 潘健
出处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49-54,共6页 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M].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18.
  • 2谢金銮,郑兼才.续修台湾县志(第一册)[M].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369.
  • 3陈立武.“罪人”之神:清代台湾民间秘密信仰之探讨,中兴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穿梭传统与现代:第一届中部地区历史学研究所学术研讨暨讲习会论文集》,2006:151.
  • 4蔡相烽.复兴基地台湾之宗教信仰[M].台北:正中书局,1989:11.
  • 5根据张蕙婷的《郑成功信仰之研究——以宜兰地区为中心》第41页统计而得.
  • 6林庆元.沈葆桢.理学德治洋务自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183.
  • 7吴其全.沈葆桢巡视台湾与他的民本思想[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2):71-74. 被引量:1
  • 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二级参考文献3

  • 1[1]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Z].台湾文海出版社,1983.
  • 2[2]沈文肃公牍(一)[Z].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出版社,1999.
  • 3[3]罗大春.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Z].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72.

共引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