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功名与忠义——浅析人物形象宋江的矛盾性
被引量:
1
The Fame and Loyalism——Analysis of the Contradictions in Song Jiang Character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宋江很复杂很矛盾,主要表现在他的忠义上,这与他的功名意识是分不开的。
Song Jiang is very complex and contradictory,mainly manifested in his loyalism,which is inseparable with his fame consciousness.
作者
岳磊
机构地区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第10期184-186,共3页
关键词
宋江
忠义
功名意识
Song Jiang
loyalism
consciousness of fame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84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宋金民.
追求、孤独与殉道——《水浒传》宋江的性格特征[J]
.明清小说研究,2011(1):66-75.
被引量:8
2
陈世东.
主流文化与江湖文化的整合者——从吏人身份分析宋江形象[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8):198-201.
被引量:5
3
曲家源.
宋江——《水浒传》里的理想“完人”[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9(4):56-62.
被引量:7
4
纪德君.
百年风云:宋江形象论争的回顾与启示[J]
.明清小说研究,2005(3):59-69.
被引量:9
5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
王学泰.游民与中国文化[M].北京:学苑出版,1999:274.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刘敬圻.
由类型化典型向个性化典型过渡──宋江形象补论[J]
.求是学刊,1985,12(1):45-54.
被引量:5
2
张国光.
两种《水浒》 两个宋江——兼谈金圣叹批改《水浒》的贡献[J]
.学术月刊,1979,11(7):67-74.
被引量:9
3
李恩普.
对宋江形象分析一点质疑[J]
.文史哲,1965(3):49-58.
被引量:3
4
李永先.
宋江是农民英雄形象嗎?[J]
.文史哲,1965(5):25-34.
被引量:2
5
李希凡.
略談“水滸”評價問题——讀張政焕先生的“宋江考”[J]
.文史哲,1954(4):15-17.
被引量:3
6
孙争春,兰保民.
痴情与梦幻──《水浒传》新解[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4):49-52.
被引量:4
7
符杰祥,郝怀杰.
“不得其路”的困结与“殉道”悲剧——从“道”“路”分裂的角度看鲁迅对中国士人文化的现代思索[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3):100-104.
被引量:6
8
陈泰.《所安遗集补遗》,见朱一玄,刘毓忱.《水浒传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9
明·李贽.《忠义水浒传序》,见朱一玄,刘毓忱.《水浒传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2页.
10
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44页.
共引文献
184
1
滕桂华.
义不辞忠 忠不顾义——再论宋江忠义观[J]
.黑龙江史志,2010(5):21-22.
被引量:2
2
于浴贤.
论李贽散文的论辩技巧[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5(3):1-6.
3
白蓝.
论苏轼诗文的道学意蕴[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25(1):77-78.
被引量:2
4
刘之杰.
儒道释视野下的盛唐山水诗[J]
.江西社会科学,2008,28(8):125-129.
5
李新灿.
宋江与孙悟空形象探析[J]
.江汉论坛,2008(12):111-114.
6
白蓝.
论苏轼题画诗中的骏马意象及其审美意蕴[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1):120-124.
7
胡鸣.
从元遗山《论诗绝句》看潘岳的文品与人品[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13-114.
被引量:1
8
赵澜涛.
浮生如梦——《活着》中福贵所体现的传统文化[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7):42-44.
被引量:4
9
李新.
禅机诗意 观照人生——评姜剑云先生的《禅诗百首》[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6):91-93.
10
闫红俊,孙纪文.
试论曹植诗赋中意象的隐喻特征[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6):94-97.
同被引文献
1
1
陈世东.
主流文化与江湖文化的整合者——从吏人身份分析宋江形象[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8):198-20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朱艳平.
宋江不同人生阶段的“忠”和“义”[J]
.文化学刊,2017(1):213-214.
1
韩希明.
明清市井题材小说中的诗词与文人心态[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6):61-65.
被引量:1
2
赵永源.
论元好问《鹧鸪天》词的创作[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7):59-64.
被引量:2
3
李静.
爱情:科举的追念 失意时的慰藉——元杂居大团圆爱情剧的文人爱情浅论[J]
.戏剧之家,1996(3):10-12.
4
胡燕.
盛唐干谒风行原因新论[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6):85-88.
5
刘宏卫.
论盛唐边塞诗的精神内涵[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9):116-117.
被引量:1
6
王芳.
家族情结与陆机诗歌创作[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11):40-41.
7
王燕.
两汉对问体赋的士人心态研究[J]
.中国文学研究,2004(2):100-103.
被引量:2
8
张兵,徐艳芳.
功名意识与生命意识的嬗递--论前七子之一边贡诗文创作的心路历程[J]
.求索,2013(7):122-124.
9
田劲松.
雕弓挂壁无用,照影落清杯——论儒道两种文化心理冲突在辛弃疾词中的表现[J]
.北方论丛,2005(1):59-62.
被引量:1
10
叶爱欣,李世桥.
戴表元的人物品评与元初江南文人的功名观念[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8(3):72-75.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