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秋季栽培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r-judae)3个批次(制袋时间分别为2014年9月1日、9月15日、10月20日)的菌袋分别进行拱棚催芽处理,连续记录15d拱棚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第1批次菌袋在早中晚平均温度在4.5℃-12.1℃范围内,中午12:00平均温度在9.8℃-18.5℃范围内,平均相对湿度在67.4%-82.3%范围的条件下,耳芽可以正常形成,拱棚催芽处理与空白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处理5周后的结果显示,在第1批次和第2批次的菌袋中,2种保温处理方法(分别为水泥地和林木苗圃表面摆放菌袋,均覆盖薄膜和稻草)出芽率(85.8%和82.0%)与对照处理(林木苗圃地表面摆放菌袋,但不覆盖薄膜和稻草)的出芽率(61.3%)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第3批次的菌袋在催芽处理30d后仅有零星耳芽形成,40d后大量感染病菌。湖北地区秋栽黑木耳宜于9月中上旬制袋,11月中上旬刺孔,并采用拱棚薄膜催芽处理可确保耳芽形成。
出处
《中国食用菌》
2016年第3期78-80,共3页
Edible Fungi of China
基金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资助(2013HBTG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