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弱势群体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几个理论问题——概念、结构与社会学分类 被引量:1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非制度化利益表达是指弱势群体绕开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试图以非制度化的方式和手段影响和推动政治系统的决策,进而维护其自身权益的社会行为。按照利益表达的"组织—结构"理论模式,弱势群体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内容及方式无法与政治系统的既定结构有机对接,属于"无结构"表达。制度化利益表达渠道的无效性和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相对有效性是弱势群体非制度化利益表达发生的逻辑起点。根据表达的方式和手段,弱势群体非制度化利益表达主要有舆论表达、身体表达和暴力表达三种社会学类型。作为一种政治过程,弱势群体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结构既包括由弱势群体个人、群体以及弱势群体社会组织构成的表达主体,也包括由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对象权威性接受机构、协调性接受机构和导致弱势群体利益受损的利益攸关方构成的表达客体。
作者 梁德友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4-139,共6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4BZZ02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
  • 2柯尔库夫:《新社会学》,钱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页.
  • 3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216页.
  • 4道格·克亚当、西尼德·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屈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9页.
  • 5王立新.试论我国社会分层中人民利益表达制度的建构[J].社会科学,2003(10):45-50. 被引量:81
  • 6高桐杰.我国公民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2011(1):70-73. 被引量:11
  • 7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敏、何江慧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27页.
  • 8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抗争政治》,李义中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10页.
  • 9斯科特.2001,《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 10杨光斌,李月军.中国政治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及其治理[J].学海,2008(2):55-72. 被引量:35

二级参考文献87

共引文献136

引证文献14

二级引证文献5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