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口供证据的审查补强——以莫某过失致人死亡案为视角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制度到实践.口供在古代刑事司法中的作用被强调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赃证”仅仅是获取和印证口供的辅助手段.孤供可以定罪.而无供情况下则通常只能办成“悬案”或“疑案”。相应的.为了获取口供.包括刑讯在内的各种物理或精神强制手段成为审讯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遏制非法取证.排除非法证据一度成为法治国家的标志。
作者
胡波
杨帆
机构地区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16年第10期58-61,共4页
The Chinese Procurators
关键词
非法证据
过失致人死亡案
口供
审查
刑事司法
辅助手段
法治国家
非法取证
分类号
D920.5 [政治法律—法学]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2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徐美君.
口供补强法则的基础与构成[J]
.中国法学,2003(6):125-130.
被引量:30
2
李昌盛.
口供消极补强规则的实质化[J]
.证据科学,2014,22(3):261-278.
被引量:18
3
谭劲松.
我国口供补强规则研究[J]
.法律适用,2003(5):15-21.
被引量:21
4
戴松毅.
只有同案被告人的一致供述不能定案[J]
.人民检察,1998(10):17-18.
被引量:2
5
陈瑞华.
论证据相互印证规则[J]
.法商研究,2012,29(1):112-123.
被引量:172
二级参考文献
47
1
蒋惠岭.
法院组织法修改与司法制度改革论丛之九──审判活动行政化之弊害分析[J]
.人民司法,1995(9):32-34.
被引量:10
2
谢小剑.
我国刑事诉讼相互印证的证明模式[J]
.现代法学,2004,26(6):72-77.
被引量:84
3
李建明.
刑事证据相互印证的合理性与合理限度[J]
.法学研究,2005,27(6):20-32.
被引量:102
4
张少林.
刑事印证初论[J]
.人民检察,2007(04S):37-41.
被引量:5
5
《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第33条.
6
[法]贝尔纳·布洛克.《法国刑事诉讼法》,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页.
7
曾粤兴,王达人.《正义的诉求》,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95页.
8
孙春龙等.《透视湖北杀妻冤案》,《昧望东方周刊》2005年4月14日.
9
邓红阳.《赵作海曝“留有余地”潜规则,监督制约流于形式》,《法制日报》2010年5月13日.
10
陈瑞华.《公正审判的实现及其障碍》,《人民法院报》2011年10月29日.
共引文献
222
1
周俊彦.
印证何以证明?——对印证原理和印证规则的概率论反思[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1(1):124-154.
被引量:1
2
艾明.
隐蔽性证据规则再思考[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3):124-140.
3
向燕.
综合型证明模式: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证明逻辑[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1(5):71-91.
被引量:15
4
王静.
刑事证明中的“印证”限度探析[J]
.司法警官职业教育研究,2023(2):16-22.
被引量:1
5
王彪,易志鑫.
刑事司法中“综合认定法”的解读与反思[J]
.司法改革论评,2020(2):301-318.
被引量:8
6
张伟.
供述的可信性评估:基于真相探究和人权保障的双重考察[J]
.人权研究(辑刊),2020(1):464-485.
7
周莹莹.
从印证到经验法则:我国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证明难题及破解[J]
.当代青年研究,2021(5):83-88.
被引量:3
8
向燕.
论刑事综合型证明模式及其对印证模式的超越[J]
.法学研究,2021(1):103-121.
被引量:51
9
丁铌.
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中以被害人陈述为核心的证据审查运用[J]
.中国检察官,2023(20):24-27.
被引量:1
10
向燕.
论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证据运用[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0(5):112-120.
被引量:13
1
张驰.
市长一批示 娘四个喊冤[J]
.民主与法制,2000(4):26-28.
2
康宝奇.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应用 以肖昌勇过失致人死亡案为例[J]
.中国审判,2012(3):86-89.
3
陈兴良.
刑事司法的最高境界无冤[J]
.民主与法制,2000(4):29-29.
被引量:1
4
蒙瑞婷,莫金梅.
对刑法中因果关系界定的研究——以黄某过失致人死亡案为例[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S2):24-25.
被引量:1
5
温健,徐爱民.
1起幼儿园内过失致人死亡案现场分析[J]
.刑事技术,2011,36(4):68-70.
6
赵妍爽,吕家峰,黄徐昌,张红.
从张某过失致人死亡案看诱因行为致人死亡的认定[J]
.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0(10):80-80.
7
孙欣.
高虎和他的过失致人死亡案[J]
.法律与生活,2009(5):40-41.
8
颜昌伟.
浦北县院:引入社会第三方评议案件[J]
.公诉人,2015(5).
9
王康.
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在司法实践中的区分价值——以一起过失致人死亡案为例[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7):47-50.
10
谢锡美.
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陶增荣、江爱琴、陶璐诉张毅过失致人死亡案——刑法中注意义务在司法实务中的运用[J]
.判例与研究,2004(2):20-26.
中国检察官
2016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