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壮语方言源于使役动词的状语标记 被引量:6

Adverbial Markers Originated from Causative Verbs in the Zhuang Dialect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章讨论壮语方言补语标记t?k^7、so^5、h?~3/h■i^3/hai^3、ku:k^8/ko:k^8/ku_做~6的用法和来源。作者认为这些成分都有使役动词用法,有语法化的相同途径。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sages and origins of the adverbial markers twk7, SO5, htu3/hoi3/hai3 and ku:kS/ko:kS/ku6 in the Zhuang dialect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se markers originate ~om causative verbs through a common grammaticalization path.
作者 覃凤余
机构地区 广西大学文学院
出处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0-70,共11页 Minority Languages of China
基金 "中国境内语言语法化词库建设(15ZDB100)"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AZ201401)" "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资助
关键词 使役动词 状语标记 语法化 causative verbs adverbial markers grammaticaliz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2

  • 1广壮西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室:《壮汉词汇》,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
  • 2广壮西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室:《壮语虚词》,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
  • 3广壮西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室:《武鸣壮语语法》,广西民族出版社,1989年.
  • 4广壮西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室:《壮语通用词与方言代表点词汇对照汇编》,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
  • 5李方桂.《武鸣土语》,《李方桂全集4》,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 6李若男:《南宁市横塘平话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 7卢业林:《大新壮语语法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 8陆丙甫、应学风、张国华:《状态补语是汉语的显赫句法成分》,首届语言类型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年.
  • 9潘立慧:《上林壮语动词专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 10覃东生:《宾阳平话的“得”》,《广西语言研究·第五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42

共引文献62

同被引文献70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