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另一种物质的表述:人类学家方李莉陶瓷文化思想研究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人类学家方李莉对中国陶瓷做出了雄深雅健而又舂容大雅的研究。《景德镇民窑》《传统与变迁》《中国陶瓷史》是其经典代表性陶瓷文化著述。方李莉的思想主要可以归纳为:其一,"瓷文化丛":衍生"瓷文化丛"人类学研究模式。其二,"境遇之流":后工业手工社会身体技艺经验之渠的境遇叙事。其三,"传统重构":物质遗产的非物质化资源重构的思想表达。其四,"地方图景":情境之中陶瓷地方性知识的历史叙事。
作者
罗易扉
机构地区
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16,共5页
National Arts
关键词
方李莉
景德镇民窑
传统与变迁
中国陶瓷史
陶瓷文化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77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1
1
方李莉《飘逝的古镇--瓷城旧事》,群言出版社,2001年.
2
方李莉《方李莉陶瓷艺术》,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年.
3
Clark Wissler,Man and Culture Y.Crowel] Company, 1923.
4
梁创韬主编《文化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72-173页.
5
廖明君.
走向田野的艺术研究——方李莉访谈录[J]
.民族艺术,1999(3):8-19.
被引量:5
6
汪太理:《权力秘经:关于权力的哲学思考》,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7
[美]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震荡》,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页.
8
方李莉.
血脉的传承——景德镇新兴民窑业田野考察笔记[J]
.文艺研究,2000(2):105-125.
被引量:11
9
王永健,方李莉.
立足本土立场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艺术名家访谈之十二[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28(6):1-7.
被引量:4
10
Marshall Sahlins, September 21th, Lecture 1,Beijing:Part 1 oF'Intercultural Relations of Order and Change",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A herity, 2008.
二级参考文献
6
1
费孝通,方李莉.
关于西部人文资源研究的对话[J]
.民族艺术,2001(1):8-19.
被引量:64
2
[美]丹尼尔·贝尔,1997,《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新华出版社.
3
[美]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4
[日]堺麈太一.《知识价值革命》.东方出版社,1986年12月版.
5
[美]阿·托夫勒.《来来的震荡》.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
[美]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Sahlins)著,王铭铭,胡宗泽.甜蜜的悲哀[M]三联书店,2000.
共引文献
77
1
张玉山,邓宏亮,田园.
中南地区陶瓷手工艺作坊时空演变及经济效应[J]
.经济地理,2021,41(2):139-147.
被引量:1
2
唐莉霞,热娜·买买提.
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原民居及其装饰艺术的田野调查[J]
.创意设计源,2021(1):52-55.
被引量:2
3
谢洁琼.
“互联网+”时代绍兴非遗资源价值和多元化传播研究[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0,40(5):109-115.
被引量:2
4
刘吕红.
我国资源型城市研究综述[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0(7):117-121.
被引量:6
5
夏洁秋.
相互承认的表达: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大众传媒功能[J]
.南京社会科学,2007(9):92-97.
被引量:9
6
尤琳.
景德镇陶瓷传统知识表达及法律保护[J]
.中国陶瓷工业,2010,17(2):28-32.
被引量:2
7
陈志勤.
论作为文化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管理——兼及日本的经验与探索[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1):119-125.
被引量:7
8
张旗.
兔爷的新时代——对传统民间美术当代传承的思考[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2):95-99.
被引量:2
9
覃主元.
壮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开发与经济互动——以广西靖西县禄峒乡凌准村制陶手工艺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2012(2):106-113.
被引量:9
10
王永健.
跨越学科藩篱 践行学术创新——方李莉艺术人类学研究评介[J]
.民族艺术,2013(1):11-1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5
1
张泽兵.
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实践[J]
.江西社会科学,2022,42(12):196-204.
被引量:8
2
邹晓松,戴清材.
陶瓷文化的历史生成与时代新变[J]
.江西社会科学,2021(2):246-253.
被引量:7
3
詹嘉,赵传玉,袁胜根.
历史时期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的演变[J]
.农业考古,2009(6):201-206.
被引量:16
4
刘嵘.
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与“景德镇学”[J]
.中国陶瓷,2009,45(2):74-77.
被引量:9
5
梅其君.
技术人类学:一个成长中的新学科[J]
.青海民族研究,2009,20(4):10-13.
被引量:4
6
詹嘉,何炳钦,胡伟.
景德镇陶瓷之路和遗产廊道的保护与利用[J]
.陶瓷学报,2009,30(4):570-575.
被引量:12
7
李顺成,胡畔.
创意城市:老工业城市的再生之路--以淄博市东部化工区搬迁改造工程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10,25(4):69-76.
被引量:8
8
童冬生,江旺龙,于芳,方文龙.
基于三螺旋改进模型的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研究——以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9):151-152.
被引量:13
9
陈雨前,杨莉莎.
陶瓷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的探讨[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4):93-96.
被引量:28
10
齐勇锋,蒋多.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内涵和模式探讨[J]
.东岳论丛,2010,31(10):165-169.
被引量:56
引证文献
2
1
张慧.
技术人类学视域下的工匠创造力比较:以中丹陶瓷工匠为例[J]
.清华社会学评论,2021(2):49-67.
被引量:1
2
管小葳.
中国陶瓷文化传播研究进展与反思——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J]
.中国陶瓷,2024,60(5):102-11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伍麒麟,丁俏,钟苡君,刘宇欢,张玉山.
“楚怡”精神下的陶瓷雕塑陈设产品设计探究[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24,31(5):78-81.
2
刘扬,王玮.
文创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
.Design(汉斯),2024,9(3):932-940.
1
廖明君.
走向田野的艺术研究——方李莉访谈录[J]
.民族艺术,1999(3):8-19.
被引量:5
2
方李莉.
景德镇民窑研究的“文化丛”视角[J]
.文艺研究,2002(6):130-139.
被引量:3
3
费孝通.
文化的传统与创造[J]
.文艺研究,1999(3):28-34.
被引量:19
4
方李莉.
传统在现代化中的重构——景德镇田野札记[J]
.装饰,2008(S1):121-123.
被引量:11
5
李青阳.
十七世纪景德镇民窑与陶瓷绘画[J]
.铜陵学院学报,2012,11(1):91-93.
6
李克.
从古代景德镇瓷器谈“清三代”青花纹之特色[J]
.东岳论丛,2010,31(7):133-135.
被引量:4
7
周星.
器物、技术、传承与文化——《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读后[J]
.民族艺术,2001(1):204-216.
被引量:8
8
杨赫晨.
浅析国产动画的文化传统重构[J]
.商业故事,2016,0(9):151-151.
9
闫春凤.
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书写意韵[J]
.知识窗(教师版),2013(3):75-76.
10
邹乐.
景德镇民窑釉上陶瓷绘画与市井文化研究[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4(3):43-43.
民族艺术
201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