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一种“身、心、神”的视角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包括拉萨的佛教寺院建筑艺术和佛教礼仪等。选用一种"身、心、神"的视角,探讨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实质是澄清旅游者体验拉萨的佛教建筑等表层文化之过程。其过程呈现出三个层次:即以"身"把握"表象"的初级体验;以"心"把握"概念"的中级体验;以"神"把握"境界"的完美体验。
作者
王勇琦
阿旺加参
机构地区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78-80,共3页
Journal of Binzhou Polytechnic
基金
2012年西藏自治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训练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拉萨
藏传佛教
表层文化
旅游体验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潘海颖.
旅游体验审美精神论[J]
.旅游学刊,2012,27(5):88-93.
被引量:53
2
杨维中.
论中国佛教的“心”、“性”概念与“心性问题”[J]
.宗教学研究,2002(1):68-74.
被引量:8
3
樊莘森等 编写.美学教程[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陈刚.
论旅游的审美本质[J]
.旅游学刊,1992,7(4):50-52.
被引量:21
2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第428页.
3
《瑜伽师地论》卷十三,《大正藏》第30卷第345页下.
4
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我们主张对于中国佛教心性论最好是以“问题”贯穿其间进行研究.若拘泥于文献的本来用语,则很难有确切的结论.本著就是采取这一作法而将佛教心性论分为四大层面的“问题”进行研究的,佛教各宗各派心性思想异常复杂,为了便于把握,本文在吸收古代佛教文献相关说法的基础上,以“理体”指解脱成佛之后所证得的“最高真理”,也是佛教所说的“真如”、 “实相”、 “法性”等等,“心体”则指众生之心的“本来”状况.佛教心性论的主要理论“问题”则见下文.
5
《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大正藏》第13卷第11页下.
6
《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三,《大正藏》第13卷第90页中.
7
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梨经》卷十四,《大正藏》第12卷第446页上.
8
智顗《摩诃止观》卷五,《大正藏》第46卷第53页上.
9
隋慧远《大乘大义章》卷一,《大正藏》第44卷第471页.
10
与庐山慧远将“法性”当作“真神”来诠释“至极以不变为体”,净影慧远的解释并无将“真识心”“实体化”的倾向.这是中国佛教心性论自觉地消解在心性本体问题上的“实体化”向度的成功一例.净影慧远的这一努力在隋唐佛教诸宗心性论之中得到鲜明的反响.
共引文献
59
1
邓天杰,江培儒.
佛学心性论与道教心性论的比较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8):36-38.
被引量:2
2
吴承照,王婧.
游客真实性感知与文化遗产资源持续利用策略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2012(4):98-104.
被引量:14
3
张婷婷.
论青年旅舍休闲属性[J]
.经济研究导刊,2013(16):138-139.
4
曹花蕊,杨铠.
旅游消费中游客流畅体验的结构与影响机制[J]
.消费经济,2013,29(4):74-79.
被引量:8
5
代俐.
我国青少年体育旅行新风尚解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14(1):118-120.
被引量:2
6
牛君仪.
体验型旅游产品类型及开发研究[J]
.学术交流,2014(1):125-128.
被引量:8
7
王勇琦,阿旺加参.
浅析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一种“身、心、神”的视角[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40-42.
8
王勇琦.
浅析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一种“身、心、神”的视角[J]
.经济研究导刊,2014(3):252-253.
9
舒伯阳,陈龙.
文化软实力对城市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协同促进机制研究——以武汉首义文化为例[J]
.旅游论坛,2014,7(2):1-5.
被引量:4
10
张春燕,舒伯阳.
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策略研究——以旅游与文化协同为视角[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3):143-146.
被引量:3
1
王勇琦,阿旺加参.
浅析拉萨藏传佛教表层文化旅游体验——一种“身、心、神”的视角[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40-42.
2
袁琳,梁博.
移情情境下旅游者体验差异的研究[J]
.职业技术,2009(1):85-85.
被引量:1
3
李应芝,潘洪礁,龙燕萍.
共睦态:深描梵净山佛教文化旅游体验——旅游人类学视角下宗教文化旅游的深层需要解析[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27-30.
被引量:2
4
盛爱萍.
从温州地名看浙南的道教文化[J]
.浙江社会科学,2003(3):188-192.
被引量:3
5
张震.
“智力穷游”——用“脑”走天下[J]
.中国消费者,2010(2):46-48.
6
刘红梅.
晚明三教融合背景下的佛教礼仪改革——莲池袾宏对水陆法会的规范和整治[J]
.铜陵学院学报,2008,7(6):83-85.
7
肖建荣.
希腊和希伯来哲学视角下的早期英语谚语[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2):51-58.
被引量:2
8
王蒙.
宋元时期禅林上堂仪轨探源[J]
.世界宗教文化,2015(3):110-115.
9
文继志.
构建职校特色型职业道德教育体系[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35):119-121.
10
谭昭.
从佛教礼仪的成语的流变看梵汉文化交流[J]
.华中人文论丛,2014(1):98-100.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