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话语转义与当下的反讽叙事——以20世纪80年代伊沙诗歌为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海登·怀特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学认为"反讽"是话语转义的较高形式,20世纪80年代诗歌发展到以伊沙为代表的反讽叙事诗歌,则体现了日常消费主导文化的后现代的叙事特征,反讽中心主义的叙事写作成为90年代以来消费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形式,同时也导致了诗体精神的背离。
作者
董迎春
机构地区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3-118,共6页
Fujian Tribune
基金
201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朦胧诗以来现代汉语诗歌的语言问题研究"(批准号11BZW096)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后现代叙事
反讽叙事
口语写作
文化虚无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44页.
2
[美]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陈新译,彭刚校,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44页.
3
[美]保罗?德曼.《解构之图》,李自修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69页.
4
韩东.《<我的英雄〉读后》,《赶路》,2005年第2期.
5
[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伟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页.
6
[美]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陈新译,彭刚校,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47页.
7
[俄]巴赫金 白春仁 顾亚玲译.《诗学与访谈》[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0,280页.
8
[美]克林斯?布鲁克斯.《反讽--种结构原则》,赵毅衡主编《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339页.
9
董迎春.
当代诗歌:走向反讽中心主义[J]
.社会科学研究,2012(3):202-207.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丹麦]克尔凯郭尔.汤晨溪译.论反讽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12.
2
D.C.Muecke,Irony,London:Methuen,1970.p.1.
3
郑敏.结构—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00.
4
[美]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M].陈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44,48.
5
[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M].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8,206,8,131,131.
6
韩东.《我的英雄》读后[J].赶路,2005,(2).
7
[美]克林斯.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A].赵毅衡.新批评文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38-339.
8
Christopher Norris,Deconstruction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ory,London:Pinter Publisher,1988.p.86,p.86.
9
Northrop Frye,Anatomy of Criticism,Princeton:University of Princeton Press,1957,p.213.
10
张清华.
朦胧诗:重新认知的必要和理由[J]
.当代文坛,2008(5):33-39.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24
1
黄念然.
对话:比较诗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维度[J]
.外国文学,2004(6):38-40.
被引量:4
2
罗岳.
电影叙事结构的对话性[J]
.当代电影,2005(2):94-100.
被引量:19
3
李彦文.
读李锐《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J]
.文艺争鸣,2007(10):159-162.
被引量:4
4
程桂婷.
论叶广芩小说的复调诗学——以《采桑子》为例[J]
.民族文学研究,2009,27(4):87-93.
5
王珂.
论巴赫金狂欢生成体裁改良主义文体进化观[J]
.南京社会科学,2011(5):134-140.
6
罗群.
圈闭成藏的可靠性评价方法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1999,21(3):207-214.
被引量:4
7
曾丽红,曾励.
新媒体语境下政府新闻发布工作新探[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10):159-160.
被引量:5
8
黄卫星,李彬.
传播: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
.南京社会科学,2012(12):90-97.
被引量:28
9
董迎春.
在“孤寂”中探秘“诗”的可能——沈苇诗歌研究[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4):22-24.
10
李心释.
当代诗歌的意象问题及其符号学阐释途径[J]
.学习与探索,2013(7):121-125.
被引量:12
1
董迎春.
当代诗歌:走向反讽中心主义[J]
.社会科学研究,2012(3):202-207.
被引量:11
2
杨黎.
关于“口语诗”[J]
.诗潮,2005,0(5):86-87.
被引量:2
3
程玲.
马克·吐温与海明威的比较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7):6-6.
4
王春林.
推进底层叙事的内在化进程——读王祥夫小说近作有感[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1):114-117.
被引量:5
5
陈卫.
人事的诗与人生的诗——论吴投文的诗歌创作[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6):10-15.
被引量:4
6
童效杰,佘玩儿.
论白居易叙事诗歌的韵律美——以《琵琶行》、《长恨歌》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4):79-80.
被引量:2
7
程继龙,张德明.
口语诗:谱系、症候、可能性[J]
.艺术评论,2014(9):21-29.
8
董迎春.
“转喻写作”:当代诗学的积极建构——于坚诗歌的话语特征新论[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6(3):126-131.
被引量:1
9
白珊.
诗歌中的“后口语”写作的诗学意义及其困境[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17):28-28.
被引量:1
10
陈敢.
消费文化语境中诗美流变的忧思[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10):201-204.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