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的译介在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催生了中国读者的比较意识,小说成了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从而移风易俗的工具。林纾在这方面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梁启超和新文化运动中的某些人物认为林译小说中绝大多数为通俗作品,属于"二三流者","极没有价值",这是很不公平的。文章以林译小说中几部通俗小说为例,强调它们在中国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的非凡意义。所谓的"名著"(或"经典")从来不是绝对的,中国的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研究必须从狭隘的"名著"观念和"纯文学"的误区走出来。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5-142,共8页
Social Science Fr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