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所罗门之歌》之民族身份探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所罗门之歌》虽然是莫里森众多作品中少有的以男性为主角的小说,但是其主旨却依然是黑人文学所呈现的民族身份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四个主要人物——梅肯·戴德二世、吉它、派拉多和奶娃,对小说《所罗门之歌》进行文本上的深层解读,从多方面阐释小说中的人物所进行的四条民族探索之路,并且发掘其探索方法的不足之处,从而给黑人提出解决其民族问题的具体办法。
作者
赵林林
机构地区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
出处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55-57,共3页
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关键词
民族身份
《所罗门之歌》
探索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林绪肃.
托尼·莫里森笔下的男性人物形象[J]
.湖北社会科学,2007(2):131-133.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Shange,Notozake. "Interview with Toni Morrison"American Rag.1978.
2
Du,Bois,W.E.B. The Soul of Bhck Folk.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1996.
3
王守仁.性别种族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
5
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M].北京:三联书店,1982.
6
瑞安(JudylynS.Ryan).《柏油娃》中争执德幻景[J].现代小说研究,1993,(4).
7
Morrison,Torti. Tar Baby. New York.A Signet Book, 1977.
8
Mckay,Nellie. An interview with Toni Norrison[M]. New York:Amistad Press,1993.
9
克里斯琴.黑人女性批评[M].纽约:帕加蒙出版社,1985.
10
托尼·莫里森.秀拉[M].胡允桓,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共引文献
10
1
马小雪.
困境中的艰难求索——托妮·莫里森《秀拉》中主要男性形象解读[J]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09(4):14-15.
被引量:1
2
呼桐宇.
文化冲击下非裔美国人自我放逐中的迷失——解读《最蓝的眼睛》中的男性人物们[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57-58.
3
李霞.
《最蓝的眼睛》中黑人男性形象述评[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11):57-59.
被引量:1
4
钟京伟.
精神分析视阈中的《最蓝的眼睛》[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1):152-153.
5
张晓娇,邢怡.
论《所罗门之歌》中体现的兄弟情[J]
.沈阳大学学报,2011,23(2):96-98.
6
冯英.
托尼·莫里森小说主题的原型运用[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10):81-81.
7
马小雪.
《秀拉》中男性形象典型性分析[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8(5):166-167.
8
包延新.
《所罗门之歌》中三代黑人男性的成长之路[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8):154-156.
被引量:2
9
马小雪.
浅谈莫里森《秀拉》中典型黑人男性形象[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8):155-156.
10
王晓燕.
托妮·莫里森《秀拉》中的“反伦理”书写[J]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9,25(3):20-24.
1
周丹.
多丽丝·莱辛的女性身份探索之路[J]
.祖国,2016,0(20):81-81.
2
第五届青海青年文学奖评奖启示[J]
.青海湖,2011(5):96-96.
3
罗曼·V·皮尔.
把目标放在“心”上[J]
.中国工商,2004(8):91-91.
4
典典.
彼岸花[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7(8):105-107.
5
杨大亮,白玮玮.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主题分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9):18-20.
6
雍晓燕.
莫里森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以《所罗门之歌》和《宠儿》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7):176-177.
被引量:1
7
王天禾.
《所罗门之歌》中的隐喻[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3):1-4.
8
祁继香.
《所罗门之歌》主人公“奶娃”的成长历程新论[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11):110-112.
9
刘占辉.
从文化双重性解读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和《宠儿》[J]
.作家,2013,0(07X):20-21.
10
兰玉玲.
解析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和《宠儿》[J]
.作家,2014,0(01X):66-67.
被引量:1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