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超甜玉米品种晋超甜1号的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晋超甜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2006年以TY32-111为母本、以TY37/7710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超甜玉米品种,2011年通过山西省审定,2014年通过国家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并重点介绍了该品种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
魏荣业
卢宝红
张广峰
杜如珊
候有良
陈永欣
机构地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6期217-219,共3页
关键词
晋超甜1号
玉米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65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1
陈永欣,翟广谦,李彦良.
糯玉米合理种植密度试验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01,29(1):20-22.
被引量:29
2
翟广谦,陈永欣,田福海.
甜、糯玉米鲜食期品质变化及保鲜技术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1997,25(1):24-27.
被引量:57
3
翟广谦,陈永欣,田福海.
糯玉米速冻加工技术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1998,26(1):76-79.
被引量:26
4
陈永欣,翟广谦.
甜糯玉米采收与保鲜技术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1,16(4):87-91.
被引量:72
5
翟广谦,张亚波,陈永欣,李彦良,胡奋山,阮福林,李文和,武秀良.
晋单(糯)41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J]
.玉米科学,2002,10(2):30-32.
被引量:13
6
段宜英,陈永欣.
鲜糯2号白糯玉米的栽培及保鲜加工技术[J]
.山西农业科学,2006,34(3):46-47.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翟广谦,陈永欣,张中东,武忠,韩永明,董立红,李有义.
甜、糯玉米果穗真空保鲜直接灭菌技术参数分析[J]
.中国食品学报,2004,4(3):39-43.
被引量:3
2
翟广谦,陈永欣,田福海.
甜、糯玉米鲜食期品质变化及保鲜技术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1997,25(1):24-27.
被引量:57
3
孙政才 陈国平.甜玉米与普通玉米子粒发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及氨基酸消长规律的比较研究[J].作物学报,1992,18(4):301-305.
4
刘学洁 程洪年.食品冷藏加工工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
5
刘学洁,食品冷藏加工工艺,1993年
6
孙政才,作物学报,1992年,18卷,4期,301页
7
黄炳生,甜玉米的栽培与加工,1988年
8
翟广谦,陈永欣,田福海.
糯玉米速冻加工技术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1998,26(1):76-79.
被引量:26
9
薛珠政,卢和顶,林建新,杨人震.
种植密度对玉米单株和群体效应的影响[J]
.玉米科学,1999,7(2):52-54.
被引量:123
10
陈永欣,翟广谦,李彦良.
糯玉米合理种植密度试验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01,29(1):20-22.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165
1
闫贵龙,田树飞,穆秀明,曹春梅,叶世峰,王瑞兵.
糯玉米秸秆不同收获时间对其营养成分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J]
.畜牧兽医学报,2015,46(2):251-256.
被引量:4
2
宋莲军,张红星,任红涛.
甜玉米常温保鲜技术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4,25(8):131-132.
被引量:8
3
翟广谦,陈永欣,张中东,武忠,韩永明,董立红,李有义.
甜、糯玉米果穗真空保鲜直接灭菌技术参数分析[J]
.中国食品学报,2004,4(3):39-43.
被引量:3
4
任亚梅,刘兴华,袁春龙.
鲜食玉米穗速冻工艺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4,13(4):141-145.
被引量:9
5
宋雪皎,马兴林,关义新,李首成.
影响糯玉米鲜食品质因素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5,13(1):115-118.
被引量:81
6
翟广谦,陈永欣,韩永明,董立红,段宜英,李文和,严峰.
晋单(糯)41玉米及其产业化开发[J]
.玉米科学,2005,13(1):126-127.
被引量:7
7
翟广谦,武忠,段宜英,韩永明,陈永欣,董立红,张中东,李文和.
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利用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2):189-192.
被引量:4
8
郑洪建,王义发,沈雪芳,侯根宝.
密度对鲜食糯玉米产量的影响[J]
.上海农业学报,2005,21(3):64-67.
被引量:19
9
王波,刘正,王友凤.
鲜食糯玉米杂交种不同播期鉴定的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4):51-53.
被引量:2
10
翟广谦,陈永欣,严峰.
玉米穗真空包装保鲜技术研究[J]
.保鲜与加工,2005,5(5):19-2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8
1
翟广谦,陈永欣,韩永明,董立红,张中东,李文和.
优质白糯玉米新品种鲜糯2号选育报告[J]
.玉米科学,2006,14(2):53-55.
被引量:16
2
吕继增,张保健,杨雪巧.
玉米制种花期预测与调节二十法[J]
.种子科技,2007,25(2):57-59.
被引量:4
3
陈永欣,翟广谦,韩永明,董立红,李文和,阮福林.
晋鲜糯系列玉米品种及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
.农产品加工(下),2007(10):86-89.
被引量:9
4
孙义安,郭晋南.
玉米郑黑糯1号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1):220-220.
被引量:6
5
陈永欣,翟广谦,韩永明,董立红,李文和.
黑色糯玉米新种质的创新与利用研究[J]
.农产品加工(下),2008(11):19-22.
被引量:16
6
陈永欣,翟广谦,韩永明,董立红,李文和,阮福林.
玉米新品种晋糯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9(7):117-118.
被引量:11
7
董立红,陈永欣,韩永明,翟广谦,陈琳,李文和,阮福林.
优质黑糯玉米新品种晋糯8号的选育与利用[J]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8):7-9.
被引量:6
8
韩金龙,王同燕,徐立华,徐相波,周柱华,邱登林,阴卫军.
铅胁迫对糯玉米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10,25(B08):121-123.
被引量:28
9
董立红,韩永明,陈琳,李文和,阮福林.
黑糯玉米新品种晋糯8号特征特性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9):73-74.
被引量:1
10
杨国虎,马云,史天福,欧阳一沁,吴瑞.
宁夏主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及发展方向[J]
.种子,2010,29(12):83-86.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5
1
董立红,陈永欣,范瑞,张璐,李文和,阮福林.
白糯玉米新品种晋糯5号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7(11):271-273.
被引量:1
2
董立红,陈永欣,范瑞,张璐,李文和,阮福林.
优质黑糯玉米新品种晋糯10号高产制种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8,38(21):1-2.
被引量:5
3
杨国虎,窦秉德,佘奎军,程晋龙.
甜玉米新品种宁单37号的选育及配套技术要点[J]
.中国种业,2018(3):89-90.
被引量:3
4
卢保红,杜如珊,王志虹,马海林,王智源,张广峰,魏荣业.
国审甜玉米新品种晋超甜1号西南区表现分析比较[J]
.种子,2019,38(12):142-148.
被引量:1
5
董立红,范瑞,陈永欣,张璐,李文和,阮福林.
白糯玉米新品种晋糯17的选育及标准化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20(8):248-25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范瑞,陈永欣,董立红,翟广谦,李文和,阮福林.
白糯玉米新品种晋糯18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20(7):273-274.
被引量:3
2
董立红,范瑞,陈永欣,张璐,李文和,阮福林.
白糯玉米新品种晋糯17的选育及标准化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20(8):248-251.
被引量:3
3
范瑞,陈永欣,董立红,翟广谦,李文和,阮福林.
黑果皮糯玉米的营养保健功能及食品开发利用[J]
.农产品加工,2020(13):66-68.
被引量:10
4
裴志超,郎书文,周继华,兰宏亮,张保民.
玉米新品种京白甜456及配套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2020(10):86-88.
被引量:1
5
杨国虎,窦秉德,李学伟,佘奎军,程晋龙,王丽娥.
优质鲜食玉米新品种宁甜糯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
.种子科技,2020,38(21):25-26.
被引量:1
6
李小东,孟战赢,郭党,韩卫红.
糯玉米洛白糯2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20(23):28-29.
被引量:1
7
卢柏山,董会,史亚兴,赵久然,徐丽,刘辉,张翠芬.
不同品种鲜食玉米体外抗氧化能力综合评价[J]
.华北农学报,2021,36(S01):101-110.
被引量:13
8
杨国虎,窦秉德,佘奎军,程晋龙,戴佳锟.
鲜食甜糯玉米品种宁单4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22(10):205-207.
被引量:2
9
杜如珊,卢保红,王志虹.
1甜3糯型玉米新品种晋甜加糯2号的选育[J]
.陕西农业科学,2022,68(11):8-12.
被引量:1
10
姜春霞,刘化涛,张伟,杨柯,张冬梅,翟广谦,王娟玲,刘恩科.
减量施氮对鲜食玉米产量、氮素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12):61-67.
被引量:6
1
陈晓军,郝铠,黄有成,张立荣,周积兵,吴国菁,陈建龙.
超甜玉米甘甜3号的栽培技术要点[J]
.农业科技通讯,2015(5):227-228.
2
鲜甜2号[J]
.山西农业科学,2005,33(3):61-61.
3
章彦俊,李鑫娥,孟树明.
春玉米新品种“张玉1355”[J]
.河北农业,2008(5):15-15.
4
晋豆(鲜食)38号[J]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2):59-59.
5
忻糯5号[J]
.山西农业科学,2008,36(3):68-68.
6
崔发,于洪民,李敬华,孙影杰.
大棚早熟超甜玉米栽培法[J]
.农民致富之友,2006(1):12-12.
被引量:2
7
邵美红,金子云,柴建潮.
优质超甜玉米品种及其栽培要点[J]
.上海农业科技,2001(1):78-78.
被引量:2
8
王英日,黄示瑜.
超甜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
.广西农业科学,2002,33(3):149-149.
被引量:5
9
林成.
龙单59玉米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1):58-58.
10
韦政杰.
夏芹菜的栽培技术[J]
.广西园艺,2004,15(2):49-49.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