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人名、识字教育及其启示 被引量:1

Personal name and literacy motivation in the Chinese primary school textbooks in the past centur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识字教育,不仅仅是对字的认读写用问题,同时还蕴含一定的教育价值取向。中国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借助人名识字,在清末语文独立设科时,人名设计以突出姓氏为特征,几乎每个人名都离不开姓,折射出浓厚的中国传统家族观念以及忠孝为本的立学宗旨;到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人名设计几乎都不带姓,表明家族观念在民国时期已开始淡化,教育要养成健全人格的共和国民,人名的选择和设计都力求跳出家族视野,凸显儿童的国民身份。尤其在人名设计方面,特别重视围绕社交应用和职业应用的国民教育而赋予人名一定的意义,呈现出服务生活日用的口语取向特征,但在专有人名的选取上却仍然以服务书面语为主。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人名的口语取向特征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无论是在人名的选取还是设计上,都出现了过分追求口语化的倾向,并且引发了人名选取中强化官本位意识的观念以及人名设计中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意蕴的流失等不良影响,这些都必须引起教科书编制者和使用者的重视。 Literacy is not only intended to teach a word,but also spread educational values.Hence,the primary school textbooks make a point to disseminate the traditional family concept by personal names,in particular,family names by the late Qing dynasty.Not until at the Republic of China does a textbook get out of the track of personal names.A trend is formed for occupational or social orientations,but this is much abused,so a shock of cultural loss is resulted.
作者 范远波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38,共5页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人的形象’塑造及其教育意义:基于清末以来小学语文教材的视角"(15YJA880014)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科书 人名 识字教育 口语取向 Chinese primary school textbook personal name literacy education oral orient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集(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 3陶行知.再谈怎样写大众文[A].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2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 4北京教育图书社.《实用国文教科书(第五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
  • 5庄适,吴研因,沈圻.《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小学校初级用)第一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
  • 6吉苍.《中国新文字的发展--记林汉达先生在中华书局编辑所同人学习会上的讲演》,中华教育界(复刊),第3卷第9期,1949.
  • 7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室编著.《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1-12册.
  • 8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编著.2002年初审通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4年级教材.

共引文献16

同被引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