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孟子知《易》说综论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孟子》七篇未尝有一语提及《易》,亦未见有对《周易》经传之引用,故后儒对于孟子是否知《易》看法各异。赵岐认为孟子"通五经",程颐言"知《易》者莫如孟子",朱熹却持相反意见。程朱二说可视为汉唐经学向两宋理学转型时理学家尊崇"四书"的不同表述,与赵岐在五经独尊的学术背景下言孟子"通五经"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其语境截然不同,但其出发点皆为推重孟子其人其书。明末黄道周以其象数《易》学思维阐释《孟子》与《易》之关系,而刘宗周则从其心性学视阈论述之,为认识此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清儒焦循认为"孟子深于《易》",其《孟子正义》在对《孟子》语句、篇章之意蕴及赵岐传意之解读中多处以《易》解《孟》,但因其对宋明理学家解《孟》之成果一概不收,故也失去了对"《孟子》知《易》"这一学术问题进行全面梳理的可能。围绕《孟子》知《易》展开的各种讨论其实正是各个时代思潮与学者治学个性的综合体现。
作者 郑晨寅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31-37,共7页 Confucius Studies
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黄道周对朱子学的发展研究"(项目编号:FJ2015B070)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1

  • 1魏忠强.孟子的“五经”系统说[J].东岳论丛,2011,32(2):84-87. 被引量:2
  • 2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十七《易》(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58页.
  • 3刘光胜.《子思与曾子师承关系新证-兼谈荀子批判思孟“五行”的深层根源》对此有详细论述,可参见“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75.
  • 4陈恩林.论《易传》的人性善恶统一说[J].周易研究,2014(5):11-17. 被引量:3
  • 5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 6韩愈:《韩昌黎集》卷二十《送王埙秀才序》,四部丛刊本.
  • 7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九《语孟纲要》,第428页.
  • 8黄道周:《榕坛问业》,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 9.《孟子·尽心下》[M].,..
  • 10.《孟子·公孙丑下》[M].,..

二级参考文献7

  • 1张怀承.论中国传统人性论的逻辑发展[J].中州学刊,1999(4):75-80. 被引量:14
  • 2王博.《苟子的经典之学》,赵敦华主编.《哲学门》(总第十八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 3杨时辑.《二程粹言》,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68页.
  • 4廖名春.《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释文》[A].杨世文等编.《易学集成》第3卷[C].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44页.
  • 5池田知久.《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要篇的思想》.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126册第47页.
  • 6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86页.
  • 7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共引文献437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