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礼乐的没落与重光——追寻儒家和谐秩序的生命韵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先秦儒家把人理解为一种追求将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圆融无碍的德性的生命存在,而能够在整体上涵容和实现这一生命精神的是礼乐,其中乐的作用在于建立一种自然的心灵秩序,礼的作用在于建立一种伦理的行为规范。德性生命的自我圆成需要"致礼乐之道",礼乐之道是在礼乐文化—礼乐生活—礼乐政治的思想逻辑中展开的,因而礼乐精神的现代重光也需要在这样一种思想逻辑中作整体的思考。
作者 隋思喜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62-68,共7页 Confucius Studi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研究"(项目编号:14ZDA0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1

  • 1《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37页.
  • 2.《礼记·哀公问》[M].,..
  • 3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22页.
  • 4《孟子·告子上》.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页.
  • 5.《孟子·尽心上》[M].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4页.
  • 6.《苟子·性恶》[M].,..
  • 7《礼记·乐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第116页.
  • 8张艳清.儒家礼乐文化及其育人功能[J].理论学刊,2013(10):98-102. 被引量:15
  • 9[日]沟口雄三、小岛毅主编《中国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3、128页.
  • 10《论语·八佾》.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二级参考文献6

共引文献188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