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及控制效果评价 被引量:8

Analysis on blood discarding and its control effect evaluatio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分析近年来血液报废的原因及采取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方法:对2010-2014年所采集的全血及成分血报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5年中传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导致血液的报废率分别为4.27%、4.04%、2.84%、1.66%、1.40%。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改为速率法和罗氏干化学法、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改为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同时增加献血前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初筛后,ALT、抗-HCV和抗-TP的检测不合格率由2.63%、0.49%、0.54%分别下降为0.95%、0.20%、0.18%,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检测因素导致红细胞制剂的报废以不足量为主,血浆制剂的报废以脂血和血袋破损渗漏为主。结论:献血前进行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抗-TP筛查,采用特异性高的ELISA检测试剂,是降低检测不合格导致血液报废的有效措施。将脂血制备为洗涤红细胞,可有效减少红细胞成分血的报废。献血前的宣传教育及献血中的交流沟通,从血液成分制备、冰冻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是降低非检测因素导致血液报废的有效手段。
机构地区 江苏省血液中心
出处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6年第3期501-503,共3页 Journal of Clinical Hematology(Blood Transfusion & Laboratory Medicine)
关键词 血液 报废 控制效果 blood discarding control effec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61

共引文献116

同被引文献58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2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