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公私德视阈中的道德冷漠现象成因机制探析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道德冷漠现象表现为个体道德敏感性的缺弱,道德情感的匮乏、道德判断的搁置以及道德行为的不作为等消极现象。这种现象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强私德,弱公德"的伦理传统对现代中国人道德图式的影响。将公共领域的陌生人定位在个体私人道德网络的末端,使之不能进入个体感知的范围,导致道德敏感性的缺弱;主观上不能认知到陌生人对个体自我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能形成相应的道德需要,导致道德情感的匮乏;不愿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导致道德判断的搁置,相应地导致了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这就是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机制。
作者 万宗节
出处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75-77,88,共4页 Journal of Jiuji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32

共引文献7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