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杜甫热”与当下诗歌的审美选择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李白与杜甫本是唐诗史上并峙的两座高峰,难分高下。可是后人却不时非要对其加以辨别,而且多在观点上判若云泥,或“抑李扬杜”,或“扬李抑杜”,很少“李杜并尊”。就是杜甫诗歌自身,也时而被嘲笑为“村夫子”所为,时而被抬举为“诗史”。其实,文学创作形态从来都是魏紫姚黄,色调纷呈,而不像拳击比赛,总要见个胜负输赢不可,正如“长河落日”同“大漠孤烟”不能互相取代一样,“豪放飘逸”和“沉郁顿挫”彼此间更无法决断伯仲,对创作上的各种风格与美不宜硬性地去比较;一个优秀的作家或诗人的作品中,必然有一些相对恒定的精神、艺术质素,它们不论何时何地总能唤起读者相同或相似的审美感觉。如果按照这一逻辑进行推衍,李白始终是那个李白,杜甫也一直是那个杜甫,他们似乎谁也不应该在接受者那里饱尝命运从天上到地下的几经沉浮的戏弄,互相间也不会遭逢非扬即抑的二元对立思维的折磨;只是唐代以来的文学历史证明,事实有时却完全相反。我以为,这种文化现象绝非仅仅是让人断定李白、杜甫的诗品孰高孰低,杜甫诗歌哪好哪坏那样简单,它的背后恐怕既隐含着不同时代阐释者们各自微妙的心理动因,更暗合或者说折射着其时社会审美趣尚、诗歌潮流的脉动信息。
作者 罗振亚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评论》 CSSCI 2016年第6期4-8,共5页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2

共引文献28

同被引文献12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