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红岩》对样板戏“三突出”的文学预演——兼及“英雄类型”不同于“英雄典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引子:英雄与人伦日常1949年后,新时代最热诚的审美期待聚焦于一点,莫过于文艺能创造出英雄形象。若认同这是学界探究共和国前三十年(1949—1979)文艺史脉的基本路径,那么,考察这三十年文艺在如何想象且塑造英雄,也就成了当代文学史学科必须面对的功课。
作者 吴娱玉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97,110,共6页 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于会泳.《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N].《文汇报》,1968年5月23日.
  • 2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对塑造杨子荣等英雄形象的一些体会》,《红旗》1969年第11期.
  • 3中国京剧团.《红灯记》,《红旗》1970年第5期.
  • 4王树元等:《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载《红旗》1973年第10期.
  • 5何蜀.“样板戏”《红岩》夭折记[J].文史精华,2003(10):29-35. 被引量:5
  • 6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载《红旗》1969年第12期.
  • 7上海京剧团《海港》剧组:《反映社会主义时代工人阶级的战斗生活——革命现代京剧(海港)的创作体会》,载《红旗》1972年第5期.
  • 8南文龙:《从柯湘形象的塑造谈“三突出”原则》,载《光明日报》1974年1月8目.
  • 9北京京剧团《杜鹃山》剧组:《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柯湘的体会》,《人民日报》1974年8月20日,第2版.
  • 10上海京剧团《海港》剧组:《反映社会主义时代工人阶级的战斗生活——革命现代京剧<海港)的创作体会》,载《红旗》1972年第5期.

共引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