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后9·11文学的伦理阐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代美国作家将“9·11”事件从一场悲剧转化为景观,在创作中致力于书写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和情感变化,关注人伦道德,思考人性进而反观整个人类的命运。本文从三篇典型的后“9·11”小说入手,论述美国后9·11文学体现的人文主义情怀。
作者
任冰
机构地区
东北林业大学
出处
《活力》
2016年第8期133-133,共1页
Vitality
基金
项目:本文是2015年度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专项)“美国后“9.11”文学的伦理阐释”(课题编号:WY2015029--B)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后9·11文学
伦理阐释
创伤记忆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杨金才.
论新世纪美国小说的主题特征[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1(2):6-12.
被引量:35
2
曾桂娥.
创伤博物馆——论《剧响、特近》中的创伤与记忆[J]
.当代外国文学,2012,33(1):91-99.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朴玉.
多重记忆书写——论约瑟夫·奥尼尔的《地之国》[J]
.当代外国文学,2012,33(4):87-96.
被引量:20
2
Alexander, Jeftery C. Cultural Trauma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Berkeley. U of California P, 2004.
3
Baudrillard, J. The Spirit of Terrorism. London. Verson, 2002.
4
Brustein, Robert. "Theater after 9/11. " Literature after 9/11. Eds. Ann Keniston and Jeanne Follansbee Quinn. New Youk. Routledge, 2008. 24245.
5
Caruth, Cathy. ed. Trauma. Exploration in Memory.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P, 1995.
6
Caruth, Cathy. Unclaimed Experience . Trauma, Narrative, and History. Baltimore . The Johns Hopkins UP, 1995.
7
DeMeester, Karen. "Trauma and Recovery in Virginia Woolfs Mrs. Dalloway. " Modern Fiction Studies 44. 3 (1998) . 649-73.
8
Edkins, Jenny. Trauma and the Memory of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P, 2003.
9
Foer, Jonathan Safran. 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5.
10
Herman, Judith Lewis. Trauma and Recovery.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2.
共引文献
61
1
朱桂成,彭莉莉.
论《特别响,非常近》的创伤书写[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1):85-88.
被引量:4
2
唐青叶,宋飞.
《特响,特近》创伤叙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
.外国语文,2013,29(3):54-58.
被引量:3
3
李梅.
叙述与救赎:德里罗空间艺术的诗学功能[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5):86-89.
被引量:1
4
丁夏林.
“生活比死亡更可怕”:解读福厄《特别响,非常近》中的创伤叙事[J]
.外国文学研究,2013,35(5):111-120.
被引量:10
5
彭莉莉.
就这么回事——论《五号屠场》的创伤治愈[J]
.芒种,2014(3):135-136.
6
王维倩,李顺春.
后“9·11”小说述评[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4,28(1):95-98.
7
杨金才.
论新世纪美国小说的主题特征[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1(2):6-12.
被引量:35
8
曾艳钰.
后“9·11”美国小说创伤叙事的功能及政治指向[J]
.当代外国文学,2014,35(2):5-13.
被引量:21
9
杜珊.
《特别响,非常近》的创伤解读[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14(4):123-124.
被引量:2
10
张毅.
论《特别响,非常近》中的创伤书写[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7):38-38.
1
思考人性[J]
.领导科学,2015(22):60-61.
2
成红舞.
他者间的关系——西蒙·德·波伏瓦对母女关系理解的伦理阐释[J]
.妇女研究论丛,2011(2):80-86.
被引量:7
3
本刊编辑部,未来,曾敏,九姑娘,木子,Lancat,周广民.
七城市女性尺度全调查 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成都、香港、台北[J]
.潇洒,2007,0(4):35-35.
4
陈钢军.
弗洛伊德与文化集体精神病——读《文明及其缺憾》[J]
.理论学刊,1993(2):94-95.
5
项荣.
磨难的意义[J]
.上海支部生活,2012(10):1-1.
6
刘顺祥.
有尊严地活着——小小说《女店主与乞丐》赏析[J]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2009(5):26-26.
7
邱运华.
论作为文化表征的创伤记忆[J]
.探索与争鸣,2014(2):81-85.
被引量:4
8
李小霞.
林纾译介活动的伦理阐释[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187-188.
9
张立新,刘哲,张华君.
背着妈妈打工 求学[J]
.公关世界,2010,0(4):80-81.
10
心知[J]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2015,0(8):4-4.
活力
201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