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审美之“味”的民族性和问题性——从司空图的“辨味论诗”谈起

National Character and Issue Related Nature of the Aesthetic Flavor——Talking From the Flavor of Sikong Tu's Poetr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司空图的"辨味论诗"既是对前人相关经验的总结和深化,更是对后人在此方面的开启和引领,客观上使得"味"成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范畴。农耕文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原因使得然中国人的审美器官主要表现在嘴巴上,而不同于古希腊海洋文化的原因使得审美器官主要是在眼睛上。但是,又应该看到,审美之"味"既有着鲜明的民族性,也存在需要今人注意并求得进一步解释的问题性。 The flavor of Sikong Tu's poetry not only summarized and deepened the literature of predecessor,but also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redecessor later generations. So tasting became a specific category of Chinese aesthetics. Aesthetic of tasting had a distinctive national character and issue related nature which need people attention and get further explanation.
作者 刘淮南
机构地区 忻州师范学院
出处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37-41,共5页 Journal of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基金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J2012093)
关键词 审美之“味” 辨味论诗 民族性 问题性 aesthetic of Tasting the flavor of poetry national character issue related na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6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8.
  • 2丹纳. 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 3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47-56,49.
  • 4[德]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民出版社,第14页.
  • 5拙作.《姜螈履迹为图腾考验仪式考》,《南开大学学报》1978年,第4·5期合刊.
  • 6[英]W·Weston,Archaeology in China.《中国考古学》,英文版·图版53.

共引文献14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