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加速发展低合金、微合金钢实现攀钢品种结构调整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攀钢近年含钒微合金化钢轨、系列汽车用低合金钢、管线钢、家电用钢等开发情况。结合三期技术改造,展望了攀钢“十五”期间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开发高附加值低合金、微合金钢产品的前景。
作者
董雅君
唐历
等
机构地区
攀钢钢研院
出处
《攀钢技术》
2002年第4期1-5,8,共6页
关键词
低合金
微合金钢
攀钢
品种结构调整
钢轨
汽车梁用钢板
家电用板
管线钢
分类号
F426.3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TF089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8
1
Shanwu Yang, Xuemin Wang, Chengjia Shang, Xinlai He, Yi Yuan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hoo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Relaxation of Deformed Austenite and Refinement of Bainite in a Nb-Containing Microalloyed Steel[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2001,8(3):214-217.
被引量:24
2
干勇,董瀚.
先进钢铁材料技术的进展[J]
.中国冶金,2004,14(8):1-6.
被引量:22
3
WengYuqing.
Achievements of New Generation Steel Project in China[J]
.材料导报,2004,18(8):68-73.
被引量:1
4
谢利群,毛新平,霍向东.
Ti对钢的组织性能的影响[J]
.冶金丛刊,2005(1):1-4.
被引量:26
5
戚向东.
2004年钢铁行业运行态势及2005年钢铁市场展望[J]
.冶金财会,2004(12):4-8.
被引量:1
6
袁国,王昭东,王国栋,刘相华.
控制冷却在板带材开发生产中的应用[J]
.钢铁研究学报,2006,18(1):1-5.
被引量:14
7
唐一凡.
采用国际标准 推动微合金钢发展[J]
.宽厚板,1997,3(3):5-11.
被引量:6
8
宝钢微合金、低合金高强度钢生产现状与发展[J]
.中国冶金,1998,8(1):33-40.
被引量:1
9
G.F. Zhou, M. B. Wen, P. H. Li and X. L. He 1) National Enterprise Technology Center, Wuhan Iron & Steel Group Co., Wuhan 430080, China 2)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EFFECT OF COPPER AND BORON CONTENT ON STRAIN-INDUCED Nb(C,N) PRECIPITATION IN ULCB STEELS AT HOT DEFORMATION TEMPERATURE[J]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2000,13(2):623-628.
被引量:16
10
王怀宇.
建筑结构用钢的性能要求[J]
.宽厚板,2000,6(2):48-4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侯晶,王飞,赵国英,牛建平.
微合金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材料导报,2007,21(6):91-95.
被引量:25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方苇,陈梦成,张锐,谢力.
基于时变Gamma随机过程的钢材锈蚀建模方法[J]
.建筑结构学报,2020,41(S02):382-388.
被引量:1
2
王建锋,李光强,温德智,肖爱达,邓深.
600MPa级钛微合金化高强钢的组织与性能研究[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0,33(6):561-565.
被引量:9
3
吴振兴,杨涵,谢耀轩,曹苹,王晓炜,王书晗.
敞口消解-ICP-MS测定微合金钢中4种微量元素的方法研究[J]
.现代科学仪器,2014,0(2):103-107.
4
甘晓龙,韩斌,汪水泽,蔡珍,朱万军.
0.03Nb-0.15Ti微合金化低碳高强度钢的动态再结晶[J]
.特殊钢,2015,36(5):51-54.
被引量:1
5
刘志远,陈长芳,王重君,李雷,张得岭,田宝义.
中厚板低合金钢钛强化技术研究与实践[J]
.中国冶金,2015,25(10):46-48.
被引量:2
6
郭淑娟,韩杰,李剑虹.
铁路提速车辆组合式制动梁用钢的优化设计[J]
.热加工工艺,2015,44(24):88-91.
被引量:2
7
王卫,王晓南,王海生,朱广江,陈长军,张敏,朱国辉.
焊接速度对微合金钢激光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J]
.材料热处理学报,2015,36(12):116-122.
被引量:1
8
刘江,文光华,唐萍.
微合金钢连铸坯横裂纹研究现状[J]
.钢铁研究学报,2016,28(10):1-9.
被引量:12
9
李智,胡丽娟,谢耀平,赵世金.
纳米Cu析出相及晶界对微合金化钢力学性能的影响[J]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3(3):432-442.
10
屈天鹏,王德永,徐周,陈开来,田俊.
含Nb-Ti微合金钢连铸过程中TiN析出行为研究[J]
.连铸,2017,42(2):32-38.
被引量:13
1
张晓刚,朱继良.
加速发展低合金钢、微合金钢高级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J]
.鞍钢技术,1998(3):1-4.
2
牛京考.
关于低合金钢及微合金钢资源发展的建议[J]
.冶金信息工作,1997(6):8-10.
3
东涛,刘嘉禾.
我国低合金钢及微合金钢的发展、问题和方向[J]
.钢铁,2000,35(11):71-75.
被引量:36
4
李玉秋.
加快发展我国低合金钢生产进程[J]
.钢铁技术,1998(1):13-19.
5
林滋泉,张晓刚,敖列哥,郝森.
鞍钢21世纪低合金钢展望[J]
.中国冶金,2001,11(1):30-33.
被引量:1
6
武船低合金钢冶炼突破[J]
.船舶物资与市场,2006(6):35-35.
7
汪雨生.
对加速发展我国特钢连铸的探讨[J]
.炼钢,1989,5(3):29-33.
8
殷瑞钰.
加速发展连铸 推动钢铁工业结构优化[J]
.炼钢,1994,10(6):3-11.
被引量:1
9
姜永林.
加速发展连铸促进辽宁钢铁工业结构优化[J]
.辽宁冶金,1995(2):82-85.
10
张新建,周金泉.
开发生产高N-V微合金Ⅲ级螺纹钢是水钢产品结构调整的关键[J]
.钢铁技术,2001(6):50-54.
攀钢技术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