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陌生人社会与雷锋精神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们正处于其中的陌生人社会必将持续地影响现在和未来的生产生活、逻辑思维方式乃至用于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原则和道德确证的方式,雷锋以其身体力行诠释了对待陌生人的伦理态度,于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道德冷漠是陌生人社会中存在的现实伦理问题,人往往就是在这种道德冷漠的环境下才会变得更加脆弱,因而更需要道德的温暖。雷锋在这方面确为生活在陌生人社会中的人们树立了学习和效法的道德榜样。雷锋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蕴含着一种在意、顾及和帮助他人的道德关切以及对他人的平等尊重、感恩的伦理情怀。构建"德得相通"的道德回报机制是对陌生人社会之于雷锋精神伦理诉求的积极回应。
作者 常海波 李伟
机构地区 宁夏大学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21,共5页 NingXia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多民族道德生活史系列研究"(项目编号:13&ZD06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21

  • 1[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62.
  • 2《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4页.
  • 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2页.
  • 5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 6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20页.
  • 7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谢地坤等译,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132页.
  • 8[美]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 9安东尼·吉登斯;田禾.现代性的后果,2000.
  • 10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1998.

共引文献45

同被引文献28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