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杜甫喜欢在诗歌中使用"花门"这一意象。"花门"意象源自于唐代"花门山"与"花门山堡"这两个历史地理概念,在杜甫之前,有过出塞及西北生活经验的岑参最早将"花门"作为诗歌意象运用在创作中,即指"花门山"与"花门山堡"。杜甫受到岑参的启发,继而创造性的在诗歌中以"花门"代指回纥。此后"花门"逐渐演化为一个民族的代称,并成为后世文史领域内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
出处
《杜甫研究学刊》
2016年第2期21-29,共9页
Journal of Du fu Studies
基金
新疆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金项目"中国古代诗歌与西域历史地理关系研究"(XJNUBS1419)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