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四种不同含水量饲料原料贮存中霉菌增殖情况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饲料原料在相对较低的水分活度下贮存也易发生霉变,饲料霉变后会失去原有的味道,出现霉味,营养成分被破坏,适口性、饲喂价值降低[1-2]。霉菌及其活动产生的霉菌毒素还会污染饲料,甚至危害动物的健康和生命。饲料原料质量作为控制饲料产品质量的第一关,监控其霉变情况须受到饲料生产厂家的高度重视。饲料原料的水分含量、贮存时间、环境温度和湿度等是影响其霉变的主要因素[3-4],除贮存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外,
作者
竹叶
王忠艳
邹琦
机构地区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出处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6-98,共3页
关键词
原料质量
水分测定
水分活度
贮存环境
价值降低
营养成分
霉菌生长
膨化玉米
膨化大豆
霉菌总数
分类号
S816.33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8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9
1
魏金涛,齐德生,张妮娅,梅先军.
饲料水分活度及其应用[J]
.中国饲料,2007(1):35-37.
被引量:9
2
魏金涛,齐德生.四种常用饲料原料水活性等温吸附曲线及霉变后品质变化规律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
3
程忠刚,林映才,郑黎.
饲料霉变的原因、危害及其预防[J]
.饲料工业,2001,22(3):1-7.
被引量:32
4
张华.
饲料霉变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J]
.饲料研究,2004,27(2):33-34.
被引量:17
5
张慧晶,谢正军.
杜绝霉变隐患,确保饲料质量——饲料中水分含量对饲料质量安全的影响[J]
.中国动物保健,2008(7):59-62.
被引量:4
6
陈旭东,唐茂妍.
保持颗粒饲料适宜水分的方法[J]
.饲料博览,2014,24(2):11-15.
被引量:3
7
刘影,赵慧娟,胡竑邠,匡向东.
控制饲料水分的关键技术[J]
.饲料广角,2007(23):23-26.
被引量:9
8
赵克振.四种饲料原料粉碎和膨化工艺的研究[D].郑州:河南工业大学,2011.
9
周芷锦,赵真效,穆琳,鲁马媚,王侃.
饲料霉菌污染与霉菌总数检测方法[J]
.中国饲料,2014(8):35-37.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48
1
葛素君,谢忠俭,姚许一,王福生.
三种培养基对霉菌、酵母菌的检出情况比较[J]
.浙江预防医学,1991,3(6):37-38.
被引量:5
2
史琦云,□建民.
熟肉制品存放中微生物生长与水分的关系[J]
.肉品卫生,2005(1):15-18.
被引量:6
3
马文智.
颗粒饲料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饲料,2005(2):30-33.
被引量:12
4
高翔,李梅,张立实.
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5,32(1):51-55.
被引量:58
5
廖益平,滕冰.
饲料产品生产技术工艺与其质量的若干问题[J]
.山东饲料,2005(1):17-21.
被引量:1
6
蔡静平,张耀东,殷蔚申.
我国部分地区饲料霉菌污染状况的研究[J]
.粮食与饲料工业,1994(3):29-32.
被引量:4
7
魏金涛,齐德生.
饲料水分活度及其对霉菌生长和产毒的影响[J]
.饲料工业,2005,26(19):53-55.
被引量:22
8
郭芳彬.
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及霉菌毒素[J]
.饲料博览,1996,8(1):18-19.
被引量:3
9
姚勤,黄章根.
霉菌对饲料的污染及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4S):76-77.
被引量:8
10
林学政,张玉臻,盛多红.
苹果渣(基质)水活度对丝孢酵母固态发酵及酶合成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6,22(4):42-45.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74
1
苏云顺,赵倩,刘琴,顾茜,李美会,毕峻宇,叶玮琪,亐开兴,和凤平.
肉牛霉变饲料中毒的诊疗与预防措施[J]
.现代畜牧科技,2022(4):52-54.
被引量:3
2
张军令,王金苗,丁静静,马英英.
规模牛场疫病防制措施[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28(11):112-112.
被引量:1
3
张华,赵丽芬.
饲料中霉菌和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J]
.贵州农业科学,2004,32(5):86-87.
被引量:25
4
周双德,谭斌,吕武兴,唐中耀.
饲料中霉菌毒素对动物机体的危害及去毒方法探讨[J]
.湖南畜牧兽医,2005(2):36-38.
被引量:7
5
旷春桃,刘东翔,刘慎.
非对称富马酸酯的应用与合成[J]
.饲料工业,2005,26(24):7-9.
被引量:1
6
朱南山,张彬.
饲料霉变的危害、防霉及其检测[J]
.湖北畜牧兽医,2006,27(1):37-38.
7
张梅芳,钟日聪.
霉变饲料对黄羽肉鸡生长发育的影响[J]
.湖南饲料,2007(2):41-42.
被引量:5
8
闫甫,沙文锋,朱娟,闫旭.
饲料霉菌及其毒素的危害及预防措施[J]
.畜禽业,2007,18(3):24-27.
被引量:5
9
沙文锋,朱娟.
饲料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J]
.中国牧业通讯,2008(2):32-34.
被引量:6
10
朱丹,刘长忠,周克勇,汪学荣.
防霉剂的不同配比以及饲料水分含量对防霉效果的影响[J]
.畜禽业,2008,19(8):14-17.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61
1
卢保华.
浅谈赤霉素生产的一般技术[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1994,10(3):78-80.
被引量:1
2
苏军,汪莉.
饲料防霉剂的应用研究及发展趋势[J]
.饲料工业,2005,26(7):57-59.
被引量:15
3
田元波.
饲料的发霉及其预防[J]
.四川畜禽,1996(4):14-15.
被引量:1
4
陈伯华.
畜禽真菌中毒病的防与制[J]
.山西农业(农业科技版),2006(4):37-38.
被引量:1
5
孟庆良.
浅析饲料发霉的危害及其预防和去毒方法[J]
.养禽与禽病防治,2006(11):31-31.
被引量:1
6
许大凤,高正良,杨建卿,檀根甲.
温度·湿度对贮藏片烟霉菌影响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368-5369.
被引量:16
7
王卫卫.
饲料霉变的危害及防治[J]
.养殖与饲料,2007,6(11):74-75.
被引量:1
8
谭缘斌.
特种水产饲料霉变原因及品质变化初步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201-204.
被引量:8
9
马涛,吕富强,邓小闻.
高直链淀粉超强吸水材料制备及其吸湿保湿性能[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8):40-44.
被引量:2
10
崔世贵,周树春,王永宏,吴荣山,谢月华.
饲料霉菌及其毒素对动物的危害[J]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2,32(5):68-7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黄鑫茜,余稳稳,胡长鹰.
淀粉基餐盒的霉变和堆肥菌填埋降解分析[J]
.包装工程,2021,42(17):39-46.
被引量:6
2
程皇座,胡友军,陆信芳,赵晓南,刘坚,何谦泰,陈元富,陈辉国,李海芸.
液体有机酸对颗粒饲料加工储存品质和生物学效应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2023,59(5):231-236.
被引量:1
3
赵永飞,马诗月,刘蒙龙,李慧英.
三种饲料原料含水量对主要营养成分及赤霉素含量的影响[J]
.中国饲料,2024(11):173-179.
4
周志华.
鸡饲料霉变的危害及防除措施[J]
.农技服务,2017,34(9):133-13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张浩,曹金元,孙健,周珍辉.
不同脱霉剂对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J]
.饲料研究,2019,42(8):26-29.
被引量:3
2
陈晓怡,王戈,陈复明,叶翰舟,蒋欢,王建忠.
一次性竹纤维餐盒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
.世界竹藤通讯,2022,20(1):6-12.
被引量:11
3
胡毅,余稳稳,胡长鹰.
植物基可降解一次性餐具及其潜在危害研究进展[J]
.包装工程,2022,43(7):63-74.
被引量:8
4
陶强,吴雄杰,朱东波,程劲松,高龙美,储雨,郑品,许磊.
淀粉基塑料购物袋性能表征研究[J]
.包装工程,2022,43(23):199-206.
被引量:3
5
胡毅,莫春茹,余稳稳,胡长鹰.
甘蔗浆餐盒在不同工况下释放产生的微颗粒分析[J]
.包装工程,2023,44(5):130-138.
6
张涛,钟永红,聂绍丽,曾莉,谈翔,李辉,林黛琴.
可生物降解材料材质分析研究进展[J]
.塑料科技,2023,51(11):99-104.
被引量:2
7
胡彬,曹军,杨定坤,付迪.
浅谈养殖郧阳白羽乌鸡常见问题及管理要点[J]
.养殖与饲料,2024,23(3):115-118.
被引量:1
8
窦煜博,罗丁,高天容,胡鑫宇,张宇轩,宋军,宋海燕.
酒包装用纸板的霉变特性研究[J]
.包装工程,2024,45(15):59-67.
9
黄梦,刘宏炳,杨珍,王彦顺,燕雪花.
响应面法优化肉桂子总有机酸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饲料工业,2024,45(16):132-139.
被引量:1
1
赵华,张玲.
饲料霉变的预防[J]
.饲料博览,2002(6):56-56.
2
丁乡.
双孢蘑菇保鲜四法[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9,12(2):52-52.
3
李涛.
慎防家兔霉菌毒素中毒[J]
.中国养兔,2004(4):33-33.
4
侯燕玲.
夏季如何提高商品肉鸡饲料报酬[J]
.畜禽业,2014,25(4):21-21.
5
易晓,许标.
猪场需防止饲料霉变[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0(4):4-4.
6
高温多雨 饲料及原料如何贮存[J]
.饲料广角,2016,0(13):48-50.
7
黄东,黄纪新.
浅谈饲料生产中维生素的变化特性[J]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1,26(3):41-42.
8
邹玲.
饲料霉菌总数的检测[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9(2):49-49.
被引量:3
9
张永芳.
配合饲料的贮存[J]
.新农业,2011(9):31-31.
10
梁邢文,齐胜利,毛建立,卢静义.
常见几种饲料原料中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的测定[J]
.饲料工业,1997,18(12):28-30.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201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