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逆流挽舟法之我见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逆流挽舟法开创于汉代张仲景之《伤寒论》,仲景用葛根汤来治疗太阳阳明合病之下利,成为后世医家治疗表邪内陷之下利的大法。至清代医家喻嘉言始立"逆挽"之名,以人参败毒散为代表方,意在扶正祛邪之中,挽少阳不伸之气,用半表半里之法,逆太阳下陷之势,使邪气从表而解,表解而利自止。本文从逆流挽舟法的含义、渊源、治疗机理及禁忌进行了初步讨论。
作者
王朝
杨景锋
机构地区
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842-843,共2页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伤寒论
下利
逆流挽舟法
葛根汤
人参败毒散
分类号
R243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7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9
参考文献
5
1
贾波,胡鹏,陈烈群.
逆流挽舟法浅探[J]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9):415-415.
被引量:12
2
董正华.伤寒杂病论讲义[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社,2009:47.
3
姚晓东.
逆流挽舟法寻源及配伍风药内涵考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4):262-263.
被引量:17
4
马占洋,马伟,牟慧琴.
从葛根汤探析《伤寒论》治下利机制[J]
.中西医结合研究,2010,2(6):323-324.
被引量:2
5
蒋燕军,徐笋晶,欧名菊,黄家诏.
逆流挽舟法的研究述评[J]
.河南中医,2010,30(7):639-641.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张计锁,张志成,武丽霞,张凤琴.
逆流挽舟法治疗更年期诸症体会[J]
.山西中医,2006,22(S1):56-57.
被引量:1
2
杨华升,李秀惠.
钱英用“逆流挽舟”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经验[J]
.世界中医药,2007,2(6):345-346.
被引量:3
3
姚晓东.
逆流挽舟法寻源及配伍风药内涵考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4):262-263.
被引量:17
4
李继勇.
逆流挽舟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9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4):342-343.
被引量:9
5
肖琳.
对几种中医治法的认识与应用[J]
.河南中医,2004,24(9):76-77.
被引量:3
6
尹广军,芦锰.
通因通用临床应用浅议[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1):39-40.
被引量:2
7
张占玲.
《伤寒论》下利治法探析[J]
.四川中医,2006,24(3):38-39.
被引量:3
8
闫方杰,郭军艳.
试论葛根汤治下利[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4):27-27.
被引量:2
9
罗中秋.
逆流挽舟法治疗慢性迁延性咳嗽[J]
.浙江中医杂志,1998,33(1):36-36.
被引量:1
10
张鸿林.
人参败毒散加减临床治验举隅[J]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10(2):111-11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0
1
赵则阔,袁训涛,罗凯,宋哲平,陈少丽,都广礼,霍莉莉.
基于逆流挽舟法论风药在脾胃系疾病中的应用[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2,56(5):33-35.
被引量:1
2
常忠莲,常中飞,李海燕,郑玉琴.
逆流挽舟法治疗泄泻型肠易激综合症临床观察[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6,29(30):249-249.
3
闫方杰,郭军艳.
试论葛根汤治下利[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4):27-27.
被引量:2
4
蒋燕军,徐笋晶,欧名菊,黄家诏.
逆流挽舟法的研究述评[J]
.河南中医,2010,30(7):639-641.
被引量:8
5
马占洋,马伟,牟慧琴.
从葛根汤探析《伤寒论》治下利机制[J]
.中西医结合研究,2010,2(6):323-324.
被引量:2
6
马师雷,田甜,李鸿涛,高思华.
从“肺与大肠相表里”探讨调肺在泄泻治疗中的作用[J]
.中医杂志,2013,54(8):653-655.
被引量:22
7
雍康,杨庆稳,张传师,邓华学,王敬,吴有华,刘长松.
“逆流挽舟法”治疗犊牛腹泻[J]
.中国奶牛,2013(13):57-58.
8
占新辉,王微,符思.
逆流挽舟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浅探[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6):98-100.
被引量:6
9
崔金涛,柳健雄.
从“开玄府,透伏邪”探讨小续命汤治疗中风[J]
.四川中医,2014,32(2):44-46.
被引量:14
10
朱立伟,孙少帅,王洋.
中医“逆流挽舟”法治疗下利的发展及其启发[J]
.福建中医药,2018,49(6):43-4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78
1
姚晓东.
逆流挽舟法寻源及配伍风药内涵考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4):262-263.
被引量:17
2
李继勇.
逆流挽舟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9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4):342-343.
被引量:9
3
周永禄,张莉,齐尚斌,李利明.
人参败毒丸的药效学研究[J]
.中成药,2005,27(1):66-69.
被引量:4
4
黄兆鋆.
浅谈“人参败毒散”与“逆流挽舟”法治痢[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4,18(5):8-9.
被引量:3
5
常富业,杨宝琴,王永炎,高颖.
玄府概念诠释(五)——玄府流通气液功能的探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3-15.
被引量:88
6
常富业,王永炎,高颖,杨宝琴.
玄府概念诠释(六)——玄府为神机运转之道路门户[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5):12-13.
被引量:96
7
高文艳,王长洪.
血瘀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现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6,14(1):63-65.
被引量:9
8
刘克林.
王明杰教授开通玄府学术思想与用药经验[J]
.四川中医,2007,25(11):6-8.
被引量:48
9
黄瑞彬.
浅析《伤寒论》扶正解表八法[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7,14(2):4-5.
被引量:1
10
徐宗佩,张伯礼,高秀梅,郭伟.
久病入络患者瘀血证与微循环障碍相关性研究[J]
.陕西中医,1997,18(9):423-425.
被引量:40
引证文献
7
1
朱立伟,孙少帅,王洋.
中医“逆流挽舟”法治疗下利的发展及其启发[J]
.福建中医药,2018,49(6):43-45.
被引量:3
2
陈岚,贾波,邓怀涵.
基于“逆流挽舟”法论治溃疡性结肠炎[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2):527-529.
被引量:18
3
周俊,宋霄汉,张新霞.
基于文献探究“发汗解表以实大便”[J]
.现代中医药,2020,40(6):39-41.
4
杨青疆,刁贝贝,张晨冰,高赛赛,楚明睿,韩瑞洋,张业.
《伤寒论》中下利相关方证浅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21,13(32):48-50.
被引量:1
5
林晓鹏,孙理军,李翠娟,胡勇.
谈逆流挽舟法的凉温之辨[J]
.环球中医药,2022,15(7):1221-1223.
6
刘恒源,李光熙.
扶正解表法治疗脆弱人群流感经验初探[J]
.北京中医药,2022,41(8):877-879.
7
谢子妍,张怡,韦鹏飞,刘青松,陈双兰.
基于玄府理论探讨风药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运用[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2,38(4):201-206.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黎琮毅.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广泛多发息肉切除1例[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25(6):836-838.
被引量:3
2
曾思敏,林武红,罗鹏基,韦静,梁琪,黄贵华.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6):209-212.
被引量:29
3
郭锦晨,王茎,高兵,刘兰林,赵永璐.
明清新安医家治疗瘟疫用药规律探讨[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36(4):35-40.
被引量:6
4
周俊,宋霄汉,张新霞.
基于文献探究“发汗解表以实大便”[J]
.现代中医药,2020,40(6):39-41.
5
王杰,王芳,杨威.
《幼幼集成》婴幼儿咳嗽诊疗特色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11):1613-1615.
6
马珑,陈松,刘溪泉.
“五脏一体观”辨治功能性胃肠病躯体化障碍思路探讨[J]
.吉林中医药,2020,40(12):1566-1568.
被引量:4
7
翁开种,郑峰.
沈宗国治泄八法[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1,33(6):1068-1070.
8
付艳伟.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干预治疗研究进展[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1,33(7):1402-1405.
被引量:12
9
王耀东,杨佩佩,卢雨蓓.
从脏腑气机升降角度探析泄泻[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1,33(10):1865-1867.
被引量:2
10
熊珮宇,陈岚,陈旭,张培旭,钟春,刘兴隆,贾波.
基于“逆流挽舟”法探索人参败毒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干预作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7):2285-2293.
被引量:11
1
黄兆鋆.
浅谈“人参败毒散”与“逆流挽舟”法治痢[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4,18(5):8-9.
被引量:3
2
李继勇.
逆流挽舟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9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4):342-343.
被引量:9
3
占新辉,王微,符思.
逆流挽舟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浅探[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6):98-100.
被引量:6
4
邱建荣.
赵绍琴教授运用逆流挽舟法治痢经验[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1,15(6):22-24.
被引量:5
5
金峰.
逆流挽舟法治痢举隅[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8,15(4):44-44.
被引量:2
6
崔霞.
逆流挽舟法配伍风药机理浅探[J]
.中医研究,2005,18(1):10-11.
被引量:6
7
姚晓东.
逆流挽舟法寻源及配伍风药内涵考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4):262-263.
被引量:17
8
谢慧明,刘丰兰.
逆流挽舟法治妇科病3则[J]
.江西中医药,2001,32(3):32-32.
被引量:1
9
蒋燕军,徐笋晶,欧名菊,黄家诏.
逆流挽舟法的研究述评[J]
.河南中医,2010,30(7):639-641.
被引量:8
10
贾波,胡鹏,陈烈群.
逆流挽舟法浅探[J]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9):415-415.
被引量:12
环球中医药
201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