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哲学批判的建构性意蕴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批判是马克思哲学的最主要特征,以往我们对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性的理解只停留在它的否定性和革命性上,而忽略了它本身所具有的建构性特点,将建构性作为一个基点来研究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性对于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本身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
王晓蓓
机构地区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35,共5页
Theory and Reform
关键词
马克思
哲学批判
建构性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0085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0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4.
5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9.
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2.
7
马克思.神圣家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8
董晋骞.
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J]
.哲学研究,2008(8):20-24.
被引量:6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8.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4.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F.费迪耶,丁耘.
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J]
.世界哲学,2001(3):52-59.
被引量:491
2
刘奔.
实践与文化——“哲学与文化”研究提纲[J]
.哲学研究,1989(1):3-13.
被引量:19
3
朱葆伟.
关于哲学的问题研究[J]
.现代哲学,2003(1):10-15.
被引量:5
4
吴晓明.
论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5):7-14.
被引量:26
5
吴晓明.
马克思对主体哲学的批判与当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3):1-9.
被引量:11
6
王国坛.
马克思哲学劳动主题引论——兼与吴晓明教授对话[J]
.天津社会科学,2006(6):33-38.
被引量:3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56年、2002年..
8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1960年..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卷二十-第91-92页.
10
海德格尔著 陈嘉映 王庆节合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页.
共引文献
10085
1
黄祥红.
一脉相承 原则永存——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04,5(1):20-23.
2
陈树林.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深层解读[J]
.学习与探索,2004(4):27-29.
被引量:7
3
颜长青,刘俊.
论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自觉性[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114-117.
4
初文杰.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与人的全面发展[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25(4):121-123.
被引量:5
5
李春梅.
全球化动力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8):266-269.
被引量:2
6
张丽.
全球化阶段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8):270-273.
7
马九福,郭荣华,吴红英.
试论妥协存在[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8):74-78.
被引量:2
8
黄小寒.
谈“技术性思维”的片面性[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8):65-66.
被引量:2
9
吴玲.
邓小平对市场经济理论的突破与发展[J]
.理论探讨,2001(6):51-52.
被引量:1
10
连连.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之内涵探讨[J]
.理论探讨,2001(6):91-9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3
1
周进,黄建中.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
.建筑师,2003,0(3):52-56.
被引量:59
2
欧阳爱权,石云霞.
中国话语建构:机遇与挑战[J]
.湖湘论坛,2014,27(4):11-17.
被引量:3
3
万军.
全球化时代:意识形态的终结之旅?[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2):42-44.
被引量:3
4
胡迎春,曹大贵.
南京提升城市品质战略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09,24(6):63-70.
被引量:42
5
王红扬.
中国城市化研究的范式转型--基础方法论[J]
.现代城市研究,2010,25(4):6-11.
被引量:7
6
王存福.
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J]
.社会主义研究,2011(1):31-35.
被引量:6
7
张松,镇雪锋.
城市保护与城市品质提升的关系思考[J]
.国际城市规划,2013,28(1):26-29.
被引量:15
8
徐林,曹红华.
城市品质:中国城市化模式的一种匡正--基于国内31个城市的数据[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1):148-160.
被引量:24
9
张公保.
功能·文化·在地性——土默特左旗敕勒川公园景观设计[J]
.林产工业,2014,41(4):44-46.
被引量:2
10
安德里亚.巴尔蒂尼.
论公共艺术的在地性[J]
.文艺理论研究,2016(2):78-83.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
2
1
廖小明.
苏共政治软力量建设之意识形态发展困境及中国应对[J]
.理论与改革,2017(6):54-63.
被引量:2
2
彭高峰.
“读懂广州,聚焦品质”——城市品质提升的广州范式[J]
.城市规划,2017,41(A01):42-4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林倩,赵艳莉.
高质量发展时期城市生态品质提升路径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
.浙江国土资源,2020(S01):84-90.
2
马小云.
超越与建构:列宁意识形态思想及现实启示[J]
.创造,2021,29(8):57-64.
3
刘锋.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述评与进路展望[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36(5):9-17.
被引量:5
1
李双印,张绍云.
从《资本论》看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批判性[J]
.党史博采(下),2006(8):20-20.
2
李长虹.
论马克思对哲学的批判性理解[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0(4):1-4.
3
王罕哲.
建设性批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性的再思考[J]
.理论与改革,2016(2):15-18.
4
郑雨泽.
青年马克思对于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性思考——基于《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分析[J]
.小品文选刊(下),2015,0(9):165-165.
5
李正义.
论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性纬度[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7-119.
被引量:2
6
许海.
唯物主义理论基石的进一步巩固[J]
.前线,2015(9):67-67.
7
杨晓东.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当代诠释[J]
.天津社会科学,2008(2):50-54.
被引量:2
理论与改革
201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