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寒窑戏流布及其经典化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寒窑戏在流布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不断地提炼、培育出了新的艺术经典。其经典化的过程,是各剧种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剧本结构处理、唱腔设计和演员表演等努力完成的。寒窑戏在传承、被模仿、被超越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艺术经典及所积累的探索经验,对于各剧种移植改编剧目,打造新的戏曲经典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
刘存杰
徐利兰
机构地区
西安工程大学
出处
《当代戏剧》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寒窑戏
流布
经典化
王宝钏
薛平贵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施旭升.
论戏曲的“经典化”及“去经典化”[J]
.戏曲艺术,2011,32(1):28-34.
被引量:10
2
刘宽忍.秦腔百年[M].陕西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第3页.
3
张志全.
巴蜀地区的城隍信仰与民间演剧[J]
.中华戏曲,2015(1):286-298.
被引量:2
4
冯成杰.
高秀英的演唱艺术——从扬剧《鸿雁传书》谈起[J]
.艺术百家,2006,22(1):43-46.
被引量:3
5
熊佐禹、能万拨、张光国、何银框等整理[J].山花,1957年第1期,第57-60页.
6
杨璞.
地方戏 地方性 地方音[J]
.黄梅戏艺术,1992(1):98-139.
被引量:8
7
王洪玲.
精心塑造人物形象——我演《浣纱女·魂归》、《杀妻》、《大登殿》三出折子戏的粗浅体会[J]
.中国戏剧,2003(2):54-55.
被引量:1
8
李增厚.秦腔旦角表演艺术家肖玉玲.中国演员2012年第2期,第20页.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施旭升.
现代文化语境与戏曲文本的经典化——京剧贵妃醉酒的文化诠释[J]
.艺术百家,1998,14(1):30-36.
被引量:10
2
杜建华.
川剧聊斋戏剧目论[J]
.艺术百家,1995,11(3):104-113.
被引量:2
3
施旭升.
现代化与经典化:20世纪中国戏曲的文化选择[J]
.戏剧艺术,2004(3):25-35.
被引量:6
4
季广茂.
经典的黄昏与庶民的戏谑[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6):8-13.
被引量:8
5
[德]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页.
6
David Swartz(大卫·施瓦茨).Culture and Power:The Sociology of Piere Bourdieu(《文化与权力:布迪厄的社会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
7
白先勇.《牡丹亭上三生路--制作"青春版"的来龙去脉》,《姹紫嫣红《牡丹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99页.
8
[美]韦勒克 沃伦.《文学理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42页.
9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21-22页.
10
梅兰芳.《回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聂米洛维奇·丹钦科》.《梅兰芳戏剧散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04、205页.
共引文献
18
1
喻宛婷.
超越复制:传媒戏曲的现代符号生成[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8(3):303-314.
2
陈志勇.
论方言与地方剧种“种类”的多样性[J]
.文化遗产,2012(1):62-69.
被引量:3
3
董云龙.
消费社会下的名著改编--评电视剧《新水浒传》[J]
.电影评介,2011(16):50-52.
被引量:1
4
李蕊芹.
近二十年文学经典化研究述评[J]
.文艺评论,2012(6):36-39.
被引量:1
5
宋立民.
地方戏曲理当固守的方言特色——以雷剧为个案[J]
.艺术评论,2014(6):119-123.
被引量:3
6
王中云.
戏曲电影身份认同及其文化自强研究初探[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4,34(5):62-65.
7
朱伟明,魏一峰.
汉口的都市化与汉剧演出形态之嬗变[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3(1):81-87.
被引量:4
8
张丽珍.
陈凯歌影片的传统戏曲美学运用[J]
.电影文学,2016(5):58-60.
被引量:2
9
安鲜红.
“戏曲经典”三题[J]
.戏曲艺术,2016,37(1):130-134.
10
刘存杰,徐利兰.
薛、王“寒窑戏”流布及其经典化文化阐释[J]
.戏剧文学,2016(5):90-94.
1
吕文秀.
古城西安[J]
.词刊,2013,0(11):11-11.
2
闻影.
宝钏寒窑有“定数”[J]
.当代戏剧,2000(6):21-22.
3
郝宝丽.
岁月悠悠忆“打神”[J]
.当代戏剧,2012(4):55-56.
4
白文利.
我的位置所在[J]
.文化艺术研究,1998(2).
5
叶卒.
明珠初露——介绍上海淮剧团的几位青年演员[J]
.上海戏剧,1980(6):29-30.
6
牛刚花.
清宫寒窑戏演出述略[J]
.中华戏曲,2014(2):270-281.
被引量:1
7
杨捷.
我国艺术歌曲的新收获——兼谈艺术歌曲与其他歌曲的写作之异[J]
.人民音乐,1987(7):8-9.
被引量:1
8
张璟.
勃拉姆斯交响曲的特定格局[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3):16-21.
被引量:4
9
李鹏,饶君华.
浅析工笔重彩画的装饰美[J]
.科教导刊,2014(17).
被引量:3
10
叶光彩.
听秦腔[J]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17,0(2):50-50.
当代戏剧
201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