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国民党主导的国家权力一方面自上而下向基层渗透,一方面自军事、政治领域向经济、社会领域扩张,以期实现国家对社会的"全域"控制。在汕头通商口岸,国家权力先是在1925年迫使汕头总商会废除由银庄控制的七兑票,改发大洋本位的保证纸币,中央银行藉此得以不受地方银业的桎梏,进入市面交易各业务领域。随后在1933年金融风潮中,保证纸币陷入困境,广东省政府藉机以救济为名,最终取缔保证纸币,广东省银行纸币取而代之成为市面的通用纸币,从而实现国家权力在地方金融领域的建构。这一案例显示了民国国家权力在经济社会领域建构过程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8-144,共7页
Academic Research
基金
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项目"明清以来潮汕商人与地方社会:以慈善活动为中心"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