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音声还是音乐——对当下“佛教音乐”惯称的重新定位 被引量: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诵经、说法与伎乐供养建构了佛教音声三大体系,囿于僧尼音乐戒律,早期伎乐供养实为俗人供佛的音乐行为,与僧尼诵经、说法"非乐行为"有着本质不同。唐宋之后,僧人破戒奏乐,伎乐供养实现僧人化转型,当下寺院的"笙管乐"实为俗人伎乐供养的接衍、简化。音乐仅仅对应于佛教音声中的伎乐供养部分,如果用佛教音乐指代佛教音声不仅有以偏概全之嫌,在某个时段亦与佛教戒律相悖。
作者 孙云
出处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81,共8页 Musicology in China
基金 忻州师范学院专题研究项目(编号ZT201202)阶段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1

  • 1王小盾、何剑平:《汉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214页.
  • 2屈大成:《从汉译律典看早期印度佛教的音乐观》,《第一届中韩佛教音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第546页.
  • 3姜伯勤.敦煌音声人略论[J].敦煌研究,1988(4):1-9. 被引量:23
  • 4《旧唐书·韦凑传》卷一百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46页.
  • 5《文献通考·乐考七》卷一百三十四,参见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版(皇明乙卯岁,慎独斋刊行)影印本.
  • 6徐朝华.1994.《尔雅今注》,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7高明:《大戴礼记今注今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75年,第419页.
  • 8《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页786-787.
  • 9《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14页毛传,第252、731页郑笺.
  • 10《新唐书·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77页.

二级参考文献23

共引文献89

同被引文献56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