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有效性评价体系建构的高中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高中作文教学质量,教师必须结合作文评价的基本需要和特点,建构有效性作文评价体系。让学生参与作文教学,通过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的有效结合,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学生写作形成正确的引导,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
刘春山
机构地区
江苏省滨海中学
出处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第7期14-14,共1页
A Successful Way to Compositions
关键词
有效性评价体系
高中
作文
教学
策略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倪娜.
基于课程标准的写作能力要素分析[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7(7):192-193.
被引量:1
2
王荣生.
从文体角度看中小学作文教学——从《国文百八课》说起[J]
.上海教育科研,2008(3):61-62.
被引量:24
3
倪文锦.
语文教学的去知识化和技能化倾向——六十年语文教育最大的失[J]
.语文建设,2009(7):14-16.
被引量:43
4
李海林.
作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方法[J]
.语文天地,2011(3):14-15.
被引量:1
5
倪文锦.
关于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2009,29(3):24-27.
被引量:47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曹保印.谁剥夺了孩子们说真话的权利[N].中国青年报,2006-06-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叶圣陶教育文集》(第5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第709页、第718页、第708页.
4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91-596.
5
王荣生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0页.
共引文献
108
1
曹建召.
论文傩知识的演变[J]
.课程.教材.教法,2009,29(1):84-90.
被引量:5
2
魏小娜.
中西方作文文体知识开发的比较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09,29(1):91-96.
被引量:11
3
代顺丽,连志荣.
新课改以来作文文体知识的歧见及启示[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26(3):28-30.
被引量:2
4
陈芬.
试论20世纪50年代汉语、文学分科教学的得与失[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27(4):127-129.
5
王林.
中外高考作文命题中文化内涵与思维品质的比较研究[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3):62-65.
被引量:3
6
郭家海.
知识的科学重构是表达升级的基础——以《谈谈作文中的自我烘托》为例[J]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1(3):26-28.
7
杨梅.
创设活动情境,让写作教学在实践中有效达成[J]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0(6):52-53.
8
汪禄应.
母语课程民族化论纲——写在新课程实施10周年之际[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2):117-120.
9
梅润清.
“有效”的写作指导要基于“有效”的知识——以《谈谈作文中的自我烘托》为例[J]
.语文教学之友,2011,30(6):40-41.
被引量:1
10
谈小东.
情境:理解文本的“辅助线”[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2(5):22-24.
1
陈娆,杨为民.
基于学生视角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剖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6(16):209-210.
被引量:1
2
闫婷.
小学生艺术素质有效性评价体系研究[J]
.好家长,2016,0(17):33-33.
3
宁宝权,张丽芝,陕振沛.
基于“情景—问题”教学模式下的高师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2):86-87.
被引量:2
4
唐闻捷,赵丽央.
构建高等教育信息化投入有效性评价体系的若干问题探讨[J]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7(02S):7-9.
被引量:1
5
郭姗.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建设与研究[J]
.山东纺织经济,2014,31(6):7-10.
被引量:1
6
李俊卿,张泽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探究[J]
.理论导刊,2014(9):84-88.
被引量:13
7
吴谨.
建立中学生作文评价新机制[J]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2014(4):18-19.
8
李海霞.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
.中学时代(理论版),2014,0(7):58-58.
被引量:6
9
严建彪.
作文有效评点策略刍议[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1(6):78-79.
10
马驹.
作文评价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J]
.语文天地,2012(8):40-41.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