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剖析苏轼在密州的文学创作意识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学创作有其独到之处。苏轼贬谪密州的两年间,创作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寄吕穆仲寺丞》《蝶恋花·密州上元》等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并有大量的书、状传世,可见密州对苏轼的文学创作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苏轼在密州的处境出发,结合苏轼的文学作品,分析其文学创作意识中的忧民、超然、豁达等元素,能够更全面认识苏轼的文学创作特点,从而更好地解读苏轼的文学意识。
作者
肖亚琛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出处
《芒种(下半月)》
2016年第4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苏轼
密州
江城子
超然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喻世华.
苦闷与超然——论苏轼在密州的处境、心态与选择[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27(8):1-5.
被引量:9
2
张海平.
苏轼在密州对生活困境的超越[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27(7):6-9.
被引量:2
3
石兵,谭嫦嫦.
苏轼与山东地域文化的交互影响[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178-180.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闫笑非.
苏轼知密州时期的思想与其《江城子》词[J]
.北方论丛,1999(4):76-78.
被引量:2
2
牛睿.
论苏轼在密州和徐州时期的词创作[J]
.社会科学辑刊,1997(3):148-151.
被引量:4
3
邱俊鹏.
苏轼密州诗作的特点[J]
.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4(1):15-19.
被引量:1
4
古今,宋培宪.
论苏轼密州时期的词作[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84-90.
被引量:2
5
(宋)苏轼著,孔凡礼.苏轼诗集[M]中华书局,1982.
6
孔凡礼.苏轼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
苏轼;孔凡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
苏轼;孔凡礼.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9
李增坡;邹金祥.苏轼在密州[M]杭州:西冷印社,2007.
10
余冠英;唐立馨.唐宋八大家全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共引文献
9
1
喻世华.
苏轼与同僚的相处之道及其启示——以居官杭州期间为例[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8(4):99-104.
2
林瑶.
日本五山文学中的“苏轼”[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28(9):5-8.
3
喻世华.
论苏轼在徐州的从政情怀——主要从表、奏、书、启展开分析[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29(10):1-7.
4
喻世华.
“在己者未尝敢行所愧也”——从表、状、书、启看苏轼知密的政治操守与人格操守[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30(6):1-5.
被引量:3
5
李佳.
免税店游客满意度研究——以海棠湾免税店为例[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30(6):71-74.
被引量:3
6
石兵,谭嫦嫦.
苏轼与山东地域文化的交互影响[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178-180.
被引量:1
7
姚雨町.
苏轼诗词的还乡情结探讨——执着与旷达[J]
.神州,2019,0(1):5-5.
8
喻世华.
论苏轼对征税成本的精细考量——以密州榷盐为例[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35(2):1-5.
9
白银银.
齐文化对苏轼宦密作品的影响[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4,39(7):17-21.
1
李淑静,熊俊然.
一首震颤人心的悲歌——再读《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6(1):32-32.
被引量:3
2
尹艳芳,朱旭生.
爱[J]
.岁月(原创),2009(12):67-67.
3
袁兆文.
生与死的对话——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赏析[J]
.语文月刊,2003(3):11-12.
4
魏继贤.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赏析[J]
.文学教育,2013(18):114-115.
被引量:1
5
周丁力.
生死间动人的徘徊——苏轼悼亡词漫谈[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4):32-32.
6
孙丽艳.
率直的语言 曲折的情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主题新探[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4,0(3):63-63.
7
任旭娟.
一段至情至爱、刻骨铭心的爱情——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赏析[J]
.考试周刊,2010(44):17-18.
8
丁青山.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艺术手法分析[J]
.青年文学家,2014,0(9X):38-39.
被引量:1
9
邓淑君.
生死对话,以情动人-论《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内在审美特征[J]
.俪人(教师),2015(6):200-200.
10
郝竹梅.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赏析[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7(5):48-49.
被引量:2
芒种(下半月)
201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