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翻译补偿理论的莫言《生死疲劳》英译本研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同,在进行文本翻译时,有时候会导致作品翻译的损失,进而影响到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一部优秀的译作,译者一定要全面研究翻译过程中两种语言的文化特点差异,合理利用翻译补偿策略,把损失减少至最低。本文从翻译补偿理论的视角,简要探讨了莫言小说《生死疲劳》的英文翻译。
作者
张艳
机构地区
福建农林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芒种(下半月)》
2016年第4期80-82,共3页
关键词
翻译补偿理论
莫言小说
《生死疲劳》
英译本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3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0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李焱.
论《生死疲劳》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1Z):23-24.
被引量:1
2
韦月洲.
基于生态翻译学的“译者中心”——以葛浩文英译《生死疲劳》为例[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7):139-140.
被引量:3
3
王秀雯.
新时代的译者:“服务”角色与“和谐”理念——以葛浩文英译《生死疲劳》为例[J]
.枣庄学院学报,2016,33(1):106-110.
被引量:1
4
缪建维.
葛浩文翻译观试析——以《生死疲劳》英译本为例[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1):176-179.
被引量:7
5
刘云虹,许钧.
文学翻译模式与中国文学对外译介——关于葛浩文的翻译[J]
.外国语,2014,37(3):6-17.
被引量:188
6
郭艳秋.
《生死疲劳》文化因素翻译策略初探[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3(2):32-37.
被引量:3
7
马金苗.
首席翻译官葛浩文是如何炼成的——析葛浩文对译作《生死疲劳》的操控[J]
.戏剧之家,2015(22):240-241.
被引量:2
8
何春霞.
范·勒文-兹瓦特翻译转换的比较和描述模式[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15(5):35-36.
被引量:1
9
何漂飘,徐飞.
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的英汉翻译探究[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7):151-153.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63
1
莫言.
福克纳大叔,你好吗?[J]
.小说界,2000(5):170-173.
被引量:100
2
田德蓓.
论译者的身份[J]
.中国翻译,2000(6):21-25.
被引量:101
3
杨晓荣.
二元对立与第三种状态─—对翻译标准问题的哲学思考[J]
.外国语,1999,22(3):57-62.
被引量:37
4
郑海凌.
翻译标准新说:和谐说[J]
.中国翻译,1999(4):3-7.
被引量:96
5
熊辉.
莫言作品的翻译与中国作家的国际认同[J]
.红岩,2012(S3):7-9.
被引量:4
6
潘文国.
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兼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J]
.中国翻译,2002,23(1):31-34.
被引量:138
7
李德超.
从维内、达贝尔内到图里:翻译转移研究综述[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1):94-99.
被引量:23
8
郑海凌.
“和谐”是一种对话[J]
.外国文学动态,2004(6):41-42.
被引量:3
9
李德超.
鲁文-兹瓦特论翻译转移的比较[J]
.外国语言文学,2004,21(4):50-57.
被引量:15
10
廖晶,朱献珑.
论译者身份——从翻译理念的演变谈起[J]
.中国翻译,2005,26(3):14-19.
被引量:49
共引文献
202
1
枣彬吉,许钧.
翻译家的初心与追求——许钧教授访谈录[J]
.外国语,2023,46(5):121-128.
被引量:3
2
李晓婧,王建国.
中外合译中主导译者与译文关系研究——以杨宪益与葛浩文为例[J]
.外语教育,2019(1):221-231.
3
黄卫峰.
葛浩文的文学翻译忠实观及其实践[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6(1):59-65.
被引量:1
4
魏琛琳.
比较文学视野下《无声戏》的节译本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2023(6):37-46.
5
张言.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翻译策略研究——以莫言 《生死疲劳》 葛浩文译本为例[J]
.广东经济,2017,0(10X):272-272.
被引量:1
6
陆俭明.
点赞与期望:贺《外国语》创刊40周年[J]
.外国语,2018,41(6):49-55.
7
周楠,谢柯.
从传播学视角看《天演论》的译介及其对文化传播的启示[J]
.外语研究,2018,35(6):80-84.
被引量:9
8
邱吟佳.
卡特福德转换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研究——以《了不起的盖茨比》汉译本为例[J]
.海外英语,2018(23):149-150.
被引量:2
9
韩红建,蒋跃.
多重视阈下的陕西当代文学译介模式反思[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8(4):61-66.
被引量:5
10
郑玮.
布迪厄社会学视角下的林语堂翻译惯习研究[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12):131-134.
被引量:1
1
段建辉.
汉诗英译中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J]
.才智,2013(24):237-238.
2
叶玮玮,杨俊光.
也谈翻译补偿——浅析汪榕培教授《邯郸记》的补偿策略[J]
.海外英语,2014(3X):141-142.
3
殷悦.
浅析《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英译本的翻译补偿策略[J]
.戏剧之家,2015(5):253-254.
4
周康,董广才.
试谈翻译补偿在篇章层次对英诗汉译的解释力——以查良铮译拜伦抒情诗She Walks in Beauty为例[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0(3):124-126.
5
马文书.
霍译《红楼梦》文化意象的翻译补偿策略[J]
.作家,2013,0(07X):161-162.
6
刘艳艳.
论文学翻译的补偿策略——以莫言小说《檀香刑》和《生死疲劳》英译本为例[J]
.科教导刊,2013(35):194-195.
7
李姝颖,谈宏慧.
从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的角度看林语堂译之《浮生六记》[J]
.考试周刊,2008,0(39):208-210.
被引量:3
8
大傻偶感[J]
.新青年(珍情),1996,0(5):52-53.
9
孙玲.
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J]
.电影文学,2009(15):130-131.
被引量:2
10
张静华.
论语境在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以《傲慢与偏见》为例[J]
.青年文学家,2015,0(1X):135-135.
被引量:2
芒种(下半月)
201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