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简论媒介发展与儿童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媒介的发展推动了文学产业化的进程。儿童文学作为文学产业的一部分,其产生、发展、转型与媒介的发展、变革密不可分。印刷术的普及,使"儿童"这个概念得以诞生,儿童文学逐渐萌芽并得到了繁荣发展。今天,新媒介的运用影响着儿童文学的方方面面,不仅改变了儿童文学的呈现载体,也使儿童文学的语言表达、结构建立、文本意向呈现出新的特色。
作者
林然
机构地区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出处
《新乡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29-31,共3页
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
关键词
媒介
儿童文学
互联网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0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1
胡丽娜.
新媒介时代的儿童文学生产与传播[J]
.当代文坛,2012(2):57-59.
被引量:3
2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35.
3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
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M】.张建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
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6
马力.
文字印刷时代的传播媒介与儿童文学[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5):124-127.
被引量:3
7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4.
8
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278.
9
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
培利·诺德曼.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M].台北:天卫文化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金振邦.
新媒体视野中的网络文学[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21-126.
被引量:8
2
郝振省,魏玉山,徐升国.
我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又有重要变化——2006年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有六大发现[J]
.出版发行研究,2006(5):5-9.
被引量:23
3
孟建,赵元珂.
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媒介社会发展理论的阐释[J]
.新闻传播,2007(2):14-17.
被引量:68
4
威尔伯·斯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
5
萨丽·梅纳德 克里夫·麦克纳特 梅勒妮·凯蒂.《电子媒介中的儿童经典》[J].狮子与独角兽(美国),1999,(2).
6
菲力普·耶那文.《关于视觉识读能力的思考》,见詹姆斯·弗鲁德、雪莉·布莱斯·海斯,黛安·莱普编.《藉由传播与视觉艺术进行识读教育的研究手册》,劳伦斯.艾尔伯姆联合出版社.2005年版.
7
安娜·赫姆.《童书与媒介--帕特里克·哈代系列讲座之一》[J].讯号:童书研究方法(英国),1997,(1).
8
杰罗姆·L·辛格 多萝茜·G·辛格.《电视和闾读对于想象力的发展》[J].儿童文学(美国),1981,9.
9
盖瑞·格兰兹伯格.《作为故事讲述者的电视:一种传统的衰落》[J].儿童文学学会季刊(美国),1982,(1).
10
詹姆斯·希尔曼.《孩子,孩子!》[J].儿童文学(美国),1980,8.
共引文献
108
1
宋熙滢.
浅析新媒体语境下儿童文学的前景及推广[J]
.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20-21.
2
白改娟.
新媒介在儿童阅读中的影响[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3,30(1):37-39.
3
梅琼林.
符号消费构建消费文化——浅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批判理论[J]
.学术论坛,2006,29(2):181-183.
被引量:37
4
陈国钦,郗新蕊.
古典名著的戏曲改编与电视剧改编[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6(3):38-47.
5
邓伟.
论晚清报章体与文言发展[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2):122-125.
被引量:2
6
叶秋玲.
巨大的“个人”与“微小”的市场——20世纪90年代“个人化”写作与市场意识形态的建构[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2):98-103.
7
陶德富.
商品的符号化建构与广告的诗意化[J]
.商业时代,2007(21):29-30.
被引量:2
8
马力.
论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儿童电影文化传播的环境[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5):73-75.
9
汪杨.
秘密花园的文化叙事——论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作家的“欲望化写作”[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6):108-111.
被引量:2
10
燕军,吴宁.
论鲍德里亚的文化符号消费理论[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22(7):17-20.
被引量:4
1
周利荣.
媒介发展与文学生态的演变[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4):94-99.
2
赵栋栋.
浮士德的“需要”[J]
.长治学院学报,2011,28(1):54-56.
3
李旭.
大众媒介时代文学话语的图像转向与文学研究的新策略[J]
.兰州学刊,2012(11):80-84.
4
李莹.
由媒介理论透视文学的发展力[J]
.延边党校学报,2011,26(1):101-102.
5
李亚军,付艳杰.
文学产业化——市场经济下文学的生存方式[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3):128-129.
被引量:5
6
王文捷.
从人文的升华到产品的消费——论媒介发展对文学阅读生活的革新[J]
.文艺争鸣,2016(1):195-199.
7
欧阳友权,蒋金玲.
媒介发展与文学阅读的演变[J]
.河北学刊,2009,29(6):105-109.
被引量:6
8
王金榜.
创新:报业“突围”的必由之路[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8(2):9-10.
9
孙桂荣.
给新世纪文学批评写一份真正的“悼词”?——文学产业化之后的批评困境[J]
.南方文坛,2011(3):71-76.
被引量:6
10
张德明.
《红与黑》:欲望主体与叙事结构[J]
.国外文学,2002(1):91-97.
被引量:20
新乡学院学报
201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