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央苏区妇女差异性选择应对措施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妇女呈现出想革命又害怕革命的心态,针对妇女们的差异性选择,中共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强舆论宣传,普及革命知识,使妇女逐渐提升革命意识;加强改进妇女工作方法,建立健全妇女工作机制及其组织;还根据实际实践情况调整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通过这些有效措施,实现对妇女的全面动员。
作者
刘国钰
机构地区
赣南师范大学
出处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
2016年第7期32-35,共4页
Literary Circles of Cpc History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性别视域中的中央苏区妇女解放与革命研究"(编号:15DJ14)
赣州市社科项目(编号:15438)
关键词
苏区妇女
差异性选择
应对措施
分类号
D44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026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汤水清.
乡村妇女在苏维埃革命中的差异性选择——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的考察[J]
.中共党史研究,2012(11):85-94.
被引量:14
4
王罗旺,舒芳.
期冀与担忧:苏区妇女在扩红运动中的抉择[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2,31(2):31-35.
被引量:4
5
杨会清.
苏区妇女对革命的态度演变:1927-1934[J]
.长江论坛,2010(4):14-18.
被引量:8
6
毛泽东文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
闽西革命吏文献资料(第4辑)[C].1983.
8
土地暂行法[N].红旗,1930-06-04(3).
9
宁都苏维埃工作之一班[N].红色中华,1932-04-21.
10
刘云.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118.
二级参考文献
120
1
凯塞L.M.瓦尔克,曾成贵.
中国共产党与中央苏区妇女运动[J]
.党史研究与教学,1992(2):89-99.
被引量:7
2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扩大红军突击月的最后十天,无保留的执行中央局十五日的指示》[J].省委通讯(江西),1933,.
4
汉年.《工人师少共国际师的动员总结与今后四个月的动员计划》[J].斗争,1933,.
5
《云集区归队运动的经验》[J].斗争,1933,.
6
《中央苏区--寻乌一个半月动员工作总结报告》(1933年3月4日),南昌:江西省档案馆藏,G001-4-051.
7
《家弼霖自闽粤赣苏区来信》(1931年3月),南昌:江西省档案馆藏,G001-3-23.
8
《中共胜利县委关于七月份工作情形给中共中央局的报告》(1932年8月7日),载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编).《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2(一)》,内部稿,南昌:江西省档案馆藏,第372页.
9
《中共瑞金县委八月份工作综合报告》(1932年9月16日),载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编).《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2年(二)》,第49页.
10
《中共于都县委七,八,九三个月工作总结》(1932年10月),载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编).《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2年(二)》,第257页.
共引文献
2026
1
杨薇.
中央苏区时期中共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述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0(4):239-240.
2
黄茂.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研究的学术史回顾[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20(6):86-92.
被引量:2
3
卫兴华.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研究[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4):41-47.
被引量:2
4
汪信砚.
论马克思的“自由个性”概念[J]
.学习与探索,2004(5):11-15.
被引量:13
5
吴玲.
邓小平对市场经济理论的突破与发展[J]
.理论探讨,2001(6):51-52.
被引量:1
6
董四代,贾乾初.
中国早期启蒙中的乌托邦倾向和近代社会主义[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5):6-11.
7
武爱玲.
人的全面发展及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7(4):375-378.
8
赵曜.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J]
.理论探讨,2002(1):7-8.
9
李志国.
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和剥削的理论及我国的现实——温州私营经济实证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2005(2):36-39.
被引量:6
10
朱春燕.
西方主流收入分配理论与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比较[J]
.山东社会科学,2005(2):120-122.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1
1
刘佩芝.
中央苏区与闽浙赣苏区妇女工作比较研究[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8,38(5):85-8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靳靖.
关于中央苏区妇女差异性选择应对举措的相关思考[J]
.科技风,2020,0(6):235-236.
1
林颂华.
中央苏区妇女问题初探[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2,24(2):70-74.
被引量:8
2
叶青.
论中央苏区妇女对农业生产的贡献[J]
.妇女研究论丛,2012(3):61-65.
被引量:2
3
王欢,熊余路.
增益与减损:中央苏区妇女与扩红运动[J]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38(1):19-24.
被引量:1
4
张美琴.
浅析中央苏区妇女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9(5):20-21.
被引量:1
5
冯君.
毛泽东对苏区妇女解放的贡献[J]
.嘉应大学学报,1994,12(1):63-65.
6
郑学秋.
心红胆壮 志毅气刚——苏红爱小传[J]
.福建党史月刊,2003(6):44-47.
7
郭璐.
中央苏区妇女经济地位的演变[J]
.求实,2012(A01):48-50.
被引量:2
8
林秋柏,张雪英.
苏区时期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研究——以才溪为视角[J]
.福建党史月刊,2014(6):83-85.
9
庞振宇.
论苏区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4(6):19-22.
被引量:1
10
辛红光.
树立革命意识 做好干部工作——浅谈邓小平同志选贤任能也是革命的思想[J]
.党的建设,1999(12):36-36.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
201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