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赤霉病影响小麦产量及品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小麦是世界性粮食作物,我国小麦总产居世界之首。赤霉病是危害小麦的三大病害之一,其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的发生会严重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甚至危及粮食安全。因此,防止小麦赤霉病是现代农业的重要课题,本文综述了小麦赤霉病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展望未来防治赤霉病研究方向。
作者
向泽攀
机构地区
四川旅游学院食品学院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3期19-20,共2页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基金
四川旅游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6STDZ04)
关键词
赤霉病
小麦
产量
品质
防治
分类号
S435.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1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08
同被引文献
9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10
1
杨卫路.
世界小麦生产与贸易[J]
.中国粮食经济,2000(5):13-15.
被引量:9
2
朱彤霞,张篪.
玉米赤霉烯酮产生菌在我国的分布及其特性[J]
.真菌学报,1991,10(2):141-148.
被引量:7
3
陆琼娴,杨慧勇,徐剑宏,史建荣,魏亚凤.
大麦品种赤霉病抗性鉴定[J]
.江苏农业学报,2008,24(4):533-535.
被引量:9
4
陈士强,黄泽峰,张勇,葛江燕,朱雪,高勇,陈建民.
中国春背景下长穗偃麦草抗赤霉病相关基因的染色体定位[J]
.麦类作物学报,2012,32(5):839-845.
被引量:26
5
姚金保,陆维忠.
中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学报,2000,16(4):242-248.
被引量:94
6
黄昌,牟建梅,刘敬阳,李斌麒,陈凤生,孟静.
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和新抗源筛选[J]
.江苏农业科学,2000,28(2):24-28.
被引量:16
7
樊平声.
小麦赤霉病和DON毒素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10,38(5):182-184.
被引量:29
8
吴秋,续彦龙.
小麦赤霉病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安全性研究进展探讨[J]
.绿色科技,2012,14(9):263-265.
被引量:4
9
孟凡夫.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J]
.农技服务,2012,29(8):954-954.
被引量:6
10
韩青梅,曹丽华.
小麦赤霉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
.麦类作物学报,2003,23(3):128-131.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
171
1
苏永腾,孙育荣,熊焱,杨新岗.
饲料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控制措施[J]
.江西饲料,2010(2):30-33.
被引量:4
2
蒋国梁,吴兆苏.
小麦矮秆早×苏麦3号杂交组合对赤霉病的抗扩展性遗传和几个农艺性状相关的分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9,12(4):122-123.
被引量:8
3
张乐庆,潘雪萍,陈焕玉.
小麦抗赤霉病(抗扩展)品种轮回选择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14(2):55-60.
被引量:6
4
黄昌华,李建洪,张玉群,王沫,刘晟.
芽胞杆菌HCH菌株发酵液对小麦赤霉病防治的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3,12(6):566-569.
被引量:6
5
周楠,陆维忠,崔叶龙.
抗小麦赤霉病体细胞突变体筛选研究[J]
.江苏农业学报,1993,9(2):22-27.
被引量:11
6
刘旺清,魏亦勤,裘敏,李红霞,张双喜,王平,马恒.
远缘杂交在小麦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种子世界,2004(12):28-30.
被引量:4
7
王雅平,刘伊强,潘乃穟,陈章良.
枯草芽孢杆菌TG26防病增产效应的研究[J]
.生物防治通报,1993,9(2):63-68.
被引量:37
8
万永芳,叶华智.
小麦抗赤霉病的一些生理生化特性[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3,11(3):439-443.
被引量:12
9
柏贵华,肖庆璞.
六个小麦品种抗赤霉病性的遗传表现[J]
.上海农业学报,1989,5(4):17-23.
被引量:8
10
许为钢,胡琳,何金江.
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实践与探讨[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4(5):33-35.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208
1
Qixun SUN.
Progress of Intelligent Monitoring Technology for Wheat Fusarium Head Blight[J]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21,13(3):48-51.
2
张婷,孙晓东,吕国忠.
我国东北地区玉米穗腐镰孢菌的种类及其分离频率[J]
.菌物研究,2011,9(1):9-14.
被引量:23
3
孙伟,林刚,罗杰,何光源.
植物生长物质在胚培养法挽救陈年小麦种质中的作用[J]
.生物技术,2004,14(4):53-56.
4
李楠,李莉,朱彤霞.
4种镰刀菌毒素的气相色谱系统检测方法[J]
.环境科学,1993,14(3):73-75.
被引量:6
5
崔桂霞,甄润英.
国内外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2):13-17.
被引量:30
6
宋凤英,李兰芬,陈立君,孙连发.
小麦赤霉病的抗性改良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3):41-44.
被引量:8
7
武爱波,李和平,张静柏,姚明镜,许玉彬,廖玉才.
小麦和玉米籽粒赤霉菌产毒类型的PCR检测[J]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5):1-4.
被引量:7
8
陈飞,马鸿翔,陆维忠,聂刘旺.
新品系小麦赤霉病抗性的研究[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22(4):56-59.
被引量:6
9
杨慧勇,李飞凤,陆琼娴,徐剑宏,史建荣.
拮抗菌株AFR0406对小麦赤霉病菌和纹枯病菌的生物活性测定[J]
.江苏农业科学,2006,34(6):142-144.
被引量:12
10
李荣华,郭培国,Guihau Bai.
小麦中与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关联的抗性基因类似物[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6):45-5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0
1
吴佳文,杨荣明,杨红福,陈红州,田子华.
江苏省小麦赤霉病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发展及其治理对策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2019,0(12):51-54.
被引量:18
2
宋凤仙,张忠山,张匀华.
小麦赤霉病危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J]
.华北农学报,1993,8(2):21-27.
被引量:13
3
彭亚清,聂志义.
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J]
.河北农机,2005(4):12-13.
被引量:3
4
郑德赞.
100g/kg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研制[J]
.农药,2005,44(9):399-401.
被引量:11
5
王晓燕,荣广哲.
对48个小麦品种营养品质的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6,19(2):14-18.
被引量:13
6
李新杰,刘晓鹏.
丙环唑的药害及其控制对策[J]
.中国植保导刊,2005,25(12):41-42.
被引量:11
7
尚新利.
信阳市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J]
.河南农业,2006(5):30-31.
被引量:4
8
何长征,刘明月,龙华,宋勇,熊兴耀.
不同覆盖方式对冬闲稻田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1):249-252.
被引量:17
9
李邃.
泛长三角经济区中的安徽区位优势研究[J]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3):5-7.
被引量:8
10
马晓东,钟浩.
马铃薯淀粉的研究及在工业中的应用[J]
.农产品加工(下),2008(2):59-61.
被引量:38
引证文献
8
1
黄杰,乔冀良,张振永,廖平安.
河南省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8):31-31.
被引量:9
2
廖华俊.
安徽稻茬田利用与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
.农学学报,2017,7(6):82-87.
被引量:7
3
谢宇航,蒲晓庆,马森,李力.
多地麦胚粉营养及安全品质调查[J]
.粮食与油脂,2017,30(11):92-95.
被引量:1
4
王平山,成谊新,朱崇敬.
几种三唑类杀菌剂混用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20,37(1):43-45.
被引量:2
5
刘元兵.
小麦赤霉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20(15):131-132.
被引量:1
6
刘国涛,贠超,周其军,杨春玲.
河南省小麦抗赤霉病研究展望[J]
.农业与技术,2020,40(17):6-8.
被引量:5
7
聂登,费杏兴,赵欣欣,殷月.
3种杀菌剂对小麦产量、品质与食用安全的影响分析[J]
.粮食储藏,2021,50(5):28-32.
被引量:2
8
杜雪花,肖孟,张翔宇.
川东北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绿色防控对策[J]
.植物医学,2022,1(3):34-39.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周淼平,姚金保,张平平,张鹏,杨学明,余桂红,马鸿翔.
黄淮麦区小麦抗赤霉病新种质的创制和筛选[J]
.麦类作物学报,2018,38(3):268-274.
被引量:17
2
廖华俊,江芹,闫冲冲,杨月英,高正良.
早熟马铃薯新品种‘皖马铃薯2号’的选育[J]
.中国瓜菜,2018,31(7):26-28.
被引量:4
3
张彬,李金秀,王震,袁清川,李金榜.
黄淮南片麦区主栽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性分析[J]
.植物保护,2018,44(2):190-194.
被引量:29
4
张学成.
水稻直播田一年生杂草防治药剂配方筛选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9(4):86-87.
被引量:5
5
许娟,陈莉,丁克坚.
安徽省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6):172-173.
被引量:11
6
邬刚,廖华俊,袁嫚嫚,王家嘉,耿维,王家宝,张祥明,闫冲冲,孙义祥.
不同施氮量对稻茬田马铃薯干物质·氮素累积及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6):184-186.
被引量:2
7
孟宇辉,金文俊,董召荣,温永康,梁飞,丁凤磊,吴小文,宋贺.
江淮地区不同水旱轮作模式的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比较[J]
.生态学杂志,2019,38(11):3357-3365.
被引量:11
8
徐婷婷,王永军,狄佳春,孙苏阳,蔡士宾,汪巧玲,邹淑琼,朱银,杨欣,颜伟.
小麦抗赤霉病鉴定及其抗病基因的检测[J]
.麦类作物学报,2019,39(11):1301-1308.
被引量:18
9
廖华俊,闫冲冲,王前前,杨月英,陶珍,龚猛,丁思年,唐中兴.
安徽稻作区工厂化育秧大棚内马铃薯优良品种筛选与适宜播期[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22):102-105.
被引量:4
10
王前前,闫冲冲,付玉营,丁银媛,薛炳杰,李雪艳,朱贺福,杨永军,廖华俊.
安徽马铃薯疮痂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2020,26(21):82-83.
被引量:5
1
谢海申.
闻喜县小麦丰产经验及建议[J]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8(9):16-17.
被引量:1
2
2010年安徽小麦总产140亿kg 增产2亿kg以上[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4):43-43.
3
杜爽,王轩,张岩.
论我国种子检验[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2(9):16-16.
4
奥特奇饲料工业年会发表展望未来的报告[J]
.饲料工业,2004,25(10):27-27.
5
孙朝兵,胡翠玉.
浅谈杂草稻的发生与控制[J]
.农家致富,2010(15):38-39.
6
邓晓华.
水稻栽培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J]
.江西农业,2016(3S):3-4.
被引量:5
7
谭小力,戚存扣,夏宗伟,林家旺.
油菜裂角的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06,34(6):80-82.
被引量:1
8
谭淑娜.
安阳县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
.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4(7):55-55.
9
丁贵云.
棉花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9):161-161.
被引量:2
10
李自玲,马向利,张存利,余杰,田香伟.
许昌市农场小麦高产栽培经验总结[J]
.河南农业,2011(2):33-33.
被引量:2
农业与技术
2016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