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议高校引进人才的考核指标设置和评价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引进人才考核评价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评价体系,其指标设置应在基于岗位管理的基础之上,充分落实分类管理,实现分类考核、分类评价。要考虑引进人才的特点进行考核指标设置和评价,把引进人才考核评价工作与学校战略发展更好的有机结合。
作者
魏尚
徐梦夏
机构地区
天津师范大学人事处
出处
《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第8期151-152,共2页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基金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天津市属高校人才引进策略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52WT1518。项目负责人:魏尚
关键词
引进人才
考核
评价
分类号
F426.3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陈景浩,杨睿,王仕军.
高校人才引进研究[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3):186-187.
被引量:5
2
谢崇高.
对当前高校人才引进的思考[J]
.高教论坛,2005(1):129-131.
被引量:23
3
蔡瑜,谢英亮.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校人才队伍仿真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10):235-235.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王金国.
试论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127-131.
被引量:13
2
方忠,王志彬.
论高校教学科研双优型青年教师的培养[J]
.江苏高教,2004(4):112-114.
被引量:18
3
赵敏.
论教师聘任制与人本管理思想的结合[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4):33-37.
被引量:12
4
张楚廷.
以人为本与教育学改造[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5):6-10.
被引量:23
5
王俊丰.
高校师资管理中激励理论的运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23(5):24-25.
被引量:10
6
张玲.
对加强高等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
.中国高教研究,2004(8):63-64.
被引量:20
7
杨叔子.
菁菁者莪 教师为本——兼论大学中教学的基础地位[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2):8-11.
被引量:34
8
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4(3):8-9.
被引量:14
9
邵守先,山鸣峰.
高等学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J]
.江苏高教,2004(2):58-60.
被引量:24
10
卢铁城.
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核心[J]
.中国高教研究,2004(4):4-7.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27
1
武涛,杨勇.
高校引进人才过程中的几点思考[J]
.文教资料,2006(35):6-7.
2
吴宗斌.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12-13.
被引量:2
3
谭华.
浅谈如何搞好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90-91.
被引量:1
4
陈松林.
高校人才引进中的人与组织匹配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07(4):47-48.
被引量:6
5
徐锋.
关于高等院校高层次人才资源共享机制的构想[J]
.教育与职业,2007(18):54-55.
被引量:7
6
王少华.
关于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一些思考——结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才工作[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9(5):97-100.
被引量:3
7
张弛.
论高校教师的培养引进与流动[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7(5):13-13.
被引量:1
8
李德平,张红军,杨妍.
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1):45-46.
被引量:5
9
仇国阳.
高校吸引与留住人才问题探析[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8,19(3):96-99.
10
邵红芳.
山西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6):766-76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1
1
胡益波.
地方性高校人才引进合理化评估模型[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5(3):195-197.
被引量:4
2
戴成林,马开剑.
高校引进人才的因素分析和政策建议——基于L省高校人事部门的调查[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26(1):11-14.
被引量:10
3
李远.
高校引进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5):184-185.
被引量:3
4
范冬清.
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风险: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J]
.高等教育研究,2014,35(6):39-45.
被引量:37
5
林定国.
地方高校人才引进与管理的思考[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2):116-120.
被引量:20
6
诸海英,陈立今,朱旭明.
引进人才学术测评体系的构建[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9):1066-1068.
被引量:11
7
毛丹.
高校“柔性引进人才”的成效、局限性及变动趋势[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6):25-28.
被引量:17
8
金苗苗,薛晓方.
论综合性医院科技人才引进策略及评估体系的建立[J]
.现代医院,2009,9(2):110-112.
被引量:5
9
盛海波.
高校引进人才的激励性策略研究[J]
.教育探索,2009(4):74-75.
被引量:10
10
王丹莉,张丽.
高校人才引进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8):207-208.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庞弘燊,王超,宋亦兵,覃筱楚.
“双一流”大学建设中人才引进评估综述[J]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18,2(2):4-1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贠琳红.
高校人才引进考核评价研究综述[J]
.管理学家,2020(15):99-100.
被引量:1
2
梁莉,刘涛源.
高校人才引进现状和优化对策——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
.就业与保障,2024(4):49-51.
1
秦毅,朱学义.
煤炭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考核指标设置[J]
.煤炭经济研究,1992(10):22-24.
2
李赞湘.
关于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设置和评价方法的应用[J]
.轴承经济,1992(7):38-43.
3
李赞湘.
关于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设置和评价方法的探讨与应用[J]
.轴承经济,1989(2):38-43.
4
徐德杰.
徐州:分类考核激发干部精气神[J]
.党的生活(江苏),2012(9):18-18.
5
宋志梅.
“两改”过程中的低压线损管理问题[J]
.农电管理,2000(5):17-17.
6
广西永福政绩分类考核保护青山绿水也是政绩[J]
.共产党员,2009(7):49-49.
7
王晋霞.
发展战略下的煤炭企业集团业绩考核[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5):174-175.
8
温继平.
天津河区:“五项举措”增强考评科学性[J]
.党建文汇(上半月),2010(2):22-22.
9
申琳.
南京对郊县66乡镇街道分类考核:指挥棒转向GDP靠边[J]
.决策探索,2011(17):60-61.
10
李亮亮,颜华生,戎天.
实施分类考核 促进特色发展[J]
.江苏农村经济,2013(4):39-40.
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