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潮流之外的光照——认识梅尔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个人的写作,往往会成为其自我认识的一个过程。文字将写作者的自我外化和塑形,从自己的创造物中体现出个我的本质力量,因此,通过一个诗人的诗,也许能最为清晰准确地看见诗人的内心风景、生活历程,尤其是诗人独有的个性和对存在的态度。梅尔的诗歌也是如此,它们最为真切地体现了梅尔的内在个性,她诗中的自我形象,既是现实的存在,也是一种理想的投射。
作者
马永波
出处
《诗歌月刊》
2016年第8期10-11,共2页
Poetry Monthly
关键词
梅尔
自我形象
创造物
生活历程
清晰准确
普拉斯
事业有成
写作理念
沉默是金
不透明性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吴亮.
不透明的写作(外三篇)[J]
.长城,2003,0(6):153-157.
2
王丽花.
论朦胧诗的审美特征[J]
.文学教育(中),2014(3):41-41.
3
张萍.
从顾城的《远和近》谈现代诗歌的魔力[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6,0(4):138-139.
4
刘思谦.
意义阐释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问题[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6):1-3.
被引量:9
5
寿凤玲.
论“朦胧诗”的审美意蕴[J]
.时代教育,2007(08Z):150-150.
被引量:1
6
宋雄华.
说不尽的“我”和“你”——评顾城《远和近》[J]
.创作与评论,2012(5):95-97.
7
赵炎秋.
论文学形象的语言构成[J]
.文学评论,1996(4):81-91.
被引量:15
8
江枫.
ULYSSES是不是天书——“尤利西斯”译本抽样[J]
.书屋,1995,0(1):53-56.
被引量:1
9
贺玮玲.
弦外之音 海杜克的诗学建构与空间建构[J]
.时代建筑,2008,51(1):28-35.
被引量:8
10
易炎.
清代北方边民纳税情景——读长篇小说《永宁碑》涉税段落述评[J]
.税收征纳,1999,0(5):44-45.
诗歌月刊
201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