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疆和田玉的发现及流通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有着8000年的玉文化,作为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和田玉的发现、使用和传播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通过考古发现和塔里木盆地南缘发现的古玉,确认了在距今7000年左右的新疆和田境内居民已开始使用和田玉制作工具,随后和田玉传入内地。
作者
刘静
机构地区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第8期38-41,共4页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关键词
和田玉
玉文化
制作
传播
分类号
K87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1
1
牟永抗,吴汝祚.
水稻、蚕丝和玉器——中华文明起源的若干问题[J]
.考古,1993(6):523-533.
被引量:25
2
维京武:《龙岗寺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玉质生产工具-兼论玉器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1)》,台北,2001年第132页.
3
《人类学学报》,1989年第2期.
4
杨伯达:《玉石之路的布局及奠网络》,载《南都学坛》第24卷第3期.
5
《中国和田玉玉文化叙耍》,载《岩石矿物学杂志》第21卷增刊,2002年9月.
6
杨伯达:《古老的中国玉文化》,《古玉史论》,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
7
《中国和田玉》第5页.
8
彭燕凝、仁厚:《齐家古玉》,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9
南京博物院编著《花斤一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报告》,转载栾秉辙:《古玉鉴别》,文物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
10
膨燕凝.齐家文化玉器与三星堆文化的关系摘自《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4期.
共引文献
24
1
韩建业.
彩陶时代与前文明社会[J]
.社会科学,2021(6):141-149.
2
李新伟.
中国史前昆虫“蜕变”和“羽化”信仰新探[J]
.江汉考古,2021(1):56-72.
被引量:14
3
许鹏飞.
文明标准的再讨论[J]
.东方博物,2021(1):23-37.
4
何鸿.
新探河姆渡文化系与中国文明起源的关系[J]
.南方文物,2001(2):32-41.
被引量:1
5
1991年以来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述评[J]
.考古,1998(6):90-95.
被引量:2
6
李锦山.
农业文明与史前宗教礼仪性建筑[J]
.农业考古,1998(3):193-208.
被引量:4
7
郭大顺.
玉器的起源与渔猎文化[J]
.北方文物,1996(4):14-21.
被引量:46
8
刘兴林.
史前农业的发展与文明的起源[J]
.农业考古,2004(3):70-73.
被引量:8
9
陈锽.
从帛绘到帛画——中国古代绢帛绘画源流试探[J]
.新美术,2002,23(4):46-57.
被引量:9
10
安忠义.
两汉以来阳鸟崇拜的图像学研究——以佛教造像资料为例[J]
.敦煌学辑刊,2006(2):127-13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
1
杨伯达.
论中国古代玉器艺术[J]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S1):144-167.
被引量:15
2
臧振.
“玉石之路”初探[J]
.人文杂志,1994(2):79-89.
被引量:18
3
刘继卿.
“和田玉”非和田玉——漫谈和田玉、软玉的名称[J]
.收藏界,2009(2):94-96.
被引量:2
4
叶舒宪.
《山海经》与白玉崇拜的起源——黄帝食玉与西王母献白环神话发微[J]
.民族艺术,2014(6):19-26.
被引量:12
5
叶舒宪.
白玉崇拜及其神话历史初探[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2):74-83.
被引量:13
6
杨伯达.
“玉石之路”的布局及其网络[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24(3):113-117.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1
1
武沐,王正阳.
昆仑有玉,向心中华——远古时代和田玉用途初探[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2):138-14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华军.
浅谈玉雕作品设计的文化内涵[J]
.天工,2019,0(12):66-67.
1
宋彦丽.
中国古代玉器中的佩蝉、琀蝉与冠蝉[J]
.文物春秋,1996(1).
被引量:8
2
郑魁英,侯彦成.
汉·白玉舞人阿思[J]
.艺术市场,2004,0(3):76-76.
3
罗忆.
新疆和田玉的文化昭示[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3,21(1):1-3.
4
陈志达.
关于新疆和田玉东输内地的年代问题[J]
.考古,2009(3):81-82.
被引量:4
5
文章.
玉石漫谈[J]
.大陆桥视野,2004,0(9):79-80.
6
薛援朝.
和田玉[J]
.当代兵团,2010,0(8):48-49.
7
张新泰.
闪烁奇光异彩的和田玉文化[J]
.新疆人文地理,2009(5):130-139.
8
潘越.
以“和”而歌,为“玉”起舞[J]
.健康,2009(3):27-29.
9
黄东海.
史前新疆和田玉制品现状探讨[J]
.中国民族博览,2016,0(3):214-216.
10
申斌.
“妇好墓”玉器材料探源[J]
.中原文物,1991(1):75-80.
被引量:16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