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趣味的斗争与艺术的美学体制——朗西埃对布尔迪厄的批判与超越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趣味的斗争——布尔迪厄审美理论的局限性在古典美学中,趣味的本体内涵被赋予了一种由想象力带来的心理作用。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趣味基本上都被定义为与人的味觉紧密相连而与主观性的审美判断无关。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作者
郭维
机构地区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3-157,共5页
关键词
布尔迪厄
审美判断
文学场
心理作用
可感性
可见性
文学社会学
审美鉴赏
观点相
还原主义
分类号
J01 [艺术—艺术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11
1
[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实践理性判断、判断力批判》,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93页,第33页,第192页,第192页.
3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刘晖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359页.
4
翁冰莹.
审美趣味的演绎与变迁——兼论布尔迪厄对康德美学的反思与超越[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5(3):67-74.
被引量:10
5
Jacques Ranciere. The Aesthetic Revolution and Its Outcomes: Employments of Autonomy and Heteronomy, in New Let~ Review, 2002, Vol.14, pp.133-151.
6
[法]雅克·朗西埃:《哲学家和他的穷人们》,蒋海燕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7
[法]雅克·朗西埃:《文学的政治》,张新木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页.
8
[法]雅克·朗西埃:《歧义:政治与哲学》,刘纪蕙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8页.
9
Jacques Ranciere. The Politics of Aesthetics: The Distn'bution of the Sensible, Continuum, 2004.
10
[法]雅克·朗西埃:《沉默的言语:论文学的矛盾》,臧小佳译,2016年版,第6页.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朱国华.
合法趣味、美学性情与阶级区隔[J]
.读书,2004(7):52-61.
被引量:25
2
实践与反思[M].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实践与反思[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 商务印书馆, 2002.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商务印书馆,2002.
4
审美趣味的变迁[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审美趣味的变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激进的美学锋芒[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激进的美学锋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
康德美学引论[M]. 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9.康德美学引论[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
7
Bourdieu P.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Journal of Women s Health . 1984
8
P.Bourdieu.Choses dites. Minuit . 1987
9
李占伟.
审美趣味的祛魅解读[J]
.山东社会科学,2011(2):150-154.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0
1
尹雨苗,张绍兴.
Vlog的受众心理探析和优化策略[J]
.新闻传播,2021(6):25-26.
2
吕雯瑜.
论审美趣味的内涵及成因——兼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审美趣味[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4):14-16.
3
吕雯瑜.
论审美趣味的内涵及其成因——兼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审美趣味[J]
.书法赏评,2016(3):37-40.
4
陈舒劼.
九十年代作家的身份变换与认同困惑[J]
.扬子江(评论),2016(4):34-40.
5
熊心宇.
论民俗的审美意义与趣味——以张艺谋电影《红高粱》为例[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8(7):45-47.
被引量:2
6
李杰,孙立本.
论审美水准与社会地位不对称带来焦虑的问题研究[J]
.上海管理科学,2018,40(4):72-78.
7
宋学勤.
张大千艺术作品的审美趣味研究[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35(9):18-25.
8
殷企平.
走向公共精神:伊格尔顿的趣味观[J]
.外国文学,2022(6):71-80.
被引量:1
9
陈龙,经羽伦.
作为亚文化资本的NFT数字藏品及其交往实践意义[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52(2):106-113.
被引量:12
10
杨璐滢.
论布迪厄对康德趣味判断的批判[J]
.美术教育研究,2023(22):82-84.
同被引文献
43
1
李梦雨.
土味短视频用户乡愁动机的三维展示[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8(1).
被引量:2
2
赵威.
审美经验:朗西埃政治美学关键词[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0(1):257-268.
被引量:2
3
沈静.
试论艺术的自律性[J]
.理论月刊,2008(10):62-64.
被引量:2
4
胡博.
创建表现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的中国剧——余上沅国剧理论评析[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5):89-92.
被引量:1
5
景天魁.
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J]
.社会学研究,1999(6):54-66.
被引量:130
6
胡星亮.
论“国剧运动”的话剧民族化思考[J]
.文学评论,1998(3):87-96.
被引量:5
7
梁实秋.
悼念余上沅[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96(3):11-13.
被引量:6
8
费孝通.
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
.学术研究,2003(7):5-9.
被引量:420
9
罗志田.
古今与中外的时空互动∶新文化运动时期关于整理国故的思想论争[J]
.近代史研究,2000(6):56-106.
被引量:29
10
苏国勋.
社会学与文化自觉——学习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一些体会[J]
.社会学研究,2006(2):1-12.
被引量:79
引证文献
3
1
宋巧丽,田辉.
“表征”与“超越”:“土味视频”的“区隔”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29(2):58-74.
被引量:12
2
潘桐.
“鬼行贱业”的救赎与转型:新旧之交下的梅兰芳游美记[J]
.社会,2022,42(3):92-124.
3
蒲睿.
感性的流动性:论朗西埃对布迪厄的批判[J]
.江西社会科学,2023,43(8):198-205.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金佳敏,陈鹤杰,余彤彤.
短视频社交视角下短剧用户评论中的社交连接——以快手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23,9(4):73-76.
2
王亮宇,刘英杰.
互嵌、割裂与流动:乡村土味短视频中城乡青年的互动结构——基于扎根理论的质化分析[J]
.新媒体研究,2023,9(3):95-102.
3
李玮,马磊.
论元宇宙时代的个体生存:一个文本区隔的视角[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8-110.
被引量:4
4
吴世文,孙雅然,王嘉乐.
图像地方性的“二次建构”:媒体报道呈现的短视频与农村[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8(6):106-123.
被引量:2
5
李兰,丁宇,丁雪伟.
经济表征与内容生产: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建设策略研究[J]
.中国出版,2023(2):8-12.
被引量:6
6
何晶.
数字分层情境下的政治沟通:核心问题与关键进路[J]
.新闻与写作,2023(5):5-14.
被引量:3
7
张文艺.
自我觉醒与文化呈现:农村网红的“轻科普”初试——快手平台的农技视频研究[J]
.科技传播,2023,15(2):112-119.
8
周希冉,陈彧.
观看乡村的新角度:内生性视角下的“乡村短视频”研究[J]
.科技传播,2023,15(12):133-137.
9
尚帅,朱亚希.
被遮蔽的乡村:短视频对乡村形象的非真实建构研究[J]
.当代传播,2024(3):108-112.
被引量:1
10
刘瑞一.
土味短视频的文本流变与社会镜像[J]
.当代电视,2024(6):64-69.
1
Annie,细雨,毛豆(漫画).
享受“床宴”[J]
.米娜(女性大世界),2004(3):90-91.
2
靳绍彤.
论规律和本质的可见性[J]
.求索,1997(4):86-88.
3
于由.
中土禅之见性[J]
.宜春学院学报,2014,36(5):6-11.
4
卷首语[J]
.当代艺术,2012(3):107-107.
5
蒋显荣,许康.
试述对规律的两个方面的理解及人力和它的关系[J]
.洛阳大学学报,2002,17(1):54-56.
被引量:1
6
蒋显荣,许康.
规律的决定因素与事物的发展趋势[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5):674-676.
被引量:3
7
王刚,李景平.
获取生命意义感的基础:心理可见性[J]
.理论导刊,2013(8):45-48.
被引量:3
8
苏宏斌.
身体何以能够绘画?——梅洛—庞蒂绘画美学述评[J]
.阅江学刊,2011,3(5):136-143.
被引量:6
9
张尧均.
可见性之谜——梅洛-庞蒂《眼与心》中关于绘画的哲学思考[J]
.文艺理论研究,2013(6):171-177.
被引量:7
10
冯潇.
从理论批判到现实关怀——洛文塔尔文学社会学思想研究及其影响[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22-26.
被引量:1
文艺争鸣
201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