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世纪50年代后期,妇女问题作为社会问题被推到社会关注的前沿,也是列夫·托尔斯泰《家庭幸福》、《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克鲁采奏鸣曲》等作品的关键主题。托尔斯泰立足于家庭,对婚姻、女人和夫妻关系的认识经历了由崇尚、美化到仇视和颠覆的演变过程。他对妇女问题的看法是在与欧洲学界进行自觉对话的过程中形成的,既吸收了卢梭、蒲鲁东、米什莱、小仲马、叔本华以及古希腊哲人柏拉图对两性关系的认识,又有所反驳,同时也坚决反对穆勒、乔治·桑关于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主张。托尔斯泰对"家庭价值"的辩护和对爱情的淡化处理既是作家俄国宗法制文化情结的体现,同时也是对欧洲文明批判接受的结果。
出处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6-238,共23页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俄罗斯当代乡土小说研究”(13NDJC137YB)
浙江大学特色教材项目“经典永恒:走近俄罗斯经典--从普希金到契诃夫”的阶段性成果